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创业
前华为人被大疆小米逼“下海”后,做了款水下机器人闹了个海

前华为人被大疆小米逼“下海”后,做了款水下机器人闹了个海

作者: 接招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10:26 被阅读411次

    2014年是张洵在华为的第五个年头,已经成为华为核心算法部高级专家的他虽然有着舒适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尽管羡煞旁人,但他却发觉了工作的瓶颈。「在华为干的时间久了,做些事情琐碎并且重复,缺少挑战性。虽然工作条件优越,但对于我个人成长难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于是想出来闯一闯。」

    2014年9月张洵离开了华为,将方向放在了航拍无人机上。带着对方向的看好以及长期从事软硬件开发的优势,典型理工男基因的张洵带着团队一心扑在了产品上,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无人机的研发、调试以及试飞。

    埋头研发,当张洵将目光瞄向市场时,无人机的市场红利已经消失殆尽。在大疆、臻迪和零度智控等一些老牌无人机厂商不断抢食市场份额的同时,互联网巨头如小米、腾讯也在推出3000元价位以下无人机,试图靠着低价格杀入市场分一杯羹。

    摆在张洵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境地。停止研发,团队近一年心血将付之东流;继续做下去,如何在之后与这些大牌厂商进行正面竞争。

    正当其焦虑之时,偶然间做水下项目的合作伙伴关于水下机器人的一席话点醒了他。

    「水下机器人其实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但与无人机相似的是这个行业过去的产品都是面向工业级别,设备成本非常高,而且非常的笨重,缺少面向民用的廉价解决方案。」张洵告诉《接招》在渔业养殖、水库检查、潜水科考等各个方面对于水下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强,而传统的工业级水下机器人售价高达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一般公司和个人都难以负担,并且几十到几百公斤的重量也使其在水下难以操作。

    正是因为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有一定的相通性,再加上合作伙伴在水下产品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民用水下机器人整个市场的空白,让张洵看到了方向的可行性。

    说服团队是转型前必要的一部,其中必然会有一些阻力。好在经过张洵轮番劝说之后,团队决定迅速验证技术方案以确认项目可行性。

    「那几个星期整个团队为了尽早完成整体方案的验证,几乎每天都从早上熬到了凌晨。」在做方案验证的几个星期内,张洵除了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怕在验证时有一丝差错。终于在三周之后的一天凌晨两点钟,研发团队打来电话,告诉他研发失败了。当他黯然神伤后追问原因时,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笑声,「他们原来是开玩笑的,整体方案可行,软硬件都已经跑通。」

    在依靠着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合作伙伴的水下产品经验,半年的时间内,潜行迭代了四版模型机,最终实现了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研发出可以探索范围长达500米并且可以拍摄4K高清视频的水下机器人GLADIUS。在2016年11月首次亮相的深圳高交会上,水下机器人GLADIUS吸引了超过1000名观众参观,他们收集意向客户名单150份,获得当地媒体大力报道。

    接下来,在产品完善之后,张洵将带着GLADIUS水下机器人在海外开展众筹,并且预计2017年上半年实现小规模量产。

    Q:水下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在哪?

    张:首先在渔业养殖方面,现在中国有水产养殖场32000个,面积1000万公顷,海水和淡水比例3:7,需要经常检查水质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等,以及鱼群和网箱的情况。

    在水库检查方面,中国有10万立方米的水库10万座,15米以上的大坝 30000座,年均溃坝68座,179个城市面临溃坝危险。这些工作都需要水下机器人作业。

    并且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潜水和海钓的市场也越来越大。据了解全球海钓深度爱好者超过1000万人,年均花费10万,依靠船夫传统经验和声纳探测器,寻找鱼道通常要几个小时,是否上钩,什么品类也无法知道,这时机器人就能帮忙。另外,全球有超过10000家潜水俱乐部,水下机器人能为潜水爱好者提供教学和救援服务。

    据我们统计,整个水下机器人产业需求高达百亿。在这些产业中,传统的解决方案受限于工业级别水下机器人的成本大多采用人工潜水的方式来勘探,但无疑效率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而水下机器人不仅价格低,并且便携的解决方案无疑更加适合这些市场的需求。

    Q:从无人机到水下机器人,其中的差异性如何调整?

    张:其实我们之前的做很多无人机的技术是可以直接用在这个项目上面,包括软硬件等电子领域以及拍摄成像方面,很多基础技术是相通的,可以重用。

    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结构布局,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有很多成熟的开源方案可以借鉴,大大降低了实现难度;而水下机器人动力系统,结构布局、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几乎都需要探索和调试。依靠团队在各个专业领域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将自动控制和水下整体结构设计充分结合,逐步迭代改进,提升产品在水中运动的机动性和稳定性。

    Q:在水下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最难攻克的技术问题是什么?

    张:最大的难题就是在要考虑外观美观,重量轻,性能好,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到目标范围之内。产品的整体流线型设计,动力系统布局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整体重量,续航时间,100米水深的工作环境下如何低成本的解决产品的密封、耐压、易用性等问题也是不小的挑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之前没有任何直接可借鉴的经验,是通过不断的去实验,去分析,同时迭代样机验证逐步把它从理论变成现实。

    Q:如何面对未来的竞争?

    张:据我们所知,水下机器人这个产业还比较新,全球做这个领域的公司大家都是处于产品设计当中,没有一个成熟的产品出来。我们在做产品研发时也针对全球的竞品做了比较,尽量做到了吸取别人很多优点而避免它们的缺点。所以我看到目前我们的产品在设计方面是有优势的。

    第二个就是关于这个产品的出货的时间,因为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哪款产品实现量产,现在大家都还在争分夺秒的抢市场。我们希望可以利用我们的研发技术加上中国深圳成熟的电子制造工业,迅速的领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水下机器人的产品。如果以后的巨头要进来的话,我觉得它也是需要时间的。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市场不受我们控制,我们还是希望尽量的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Q:用户定位于C端还是B端?

    张:目前众筹阶段肯定是偏向于C端。但是行业客户我们也在陆陆续续的有接触,有一些行业确实存在这样的痛点,他们自己也表示找这样的设备找了很久,我们也在接触一些电子渠道商。下一版我们会有更多的样机出来之后,我们会围绕行业客户做更多的推广。

    Q:潜行有可能会成为水下领域的「大疆」吗?

    张:其实我们只是在这个领域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和资源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能不能成为大疆我们也并没有想过,但我们相信这个未知领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是一切梦想的前提。

    Q:如果让你改变创业以来的一个决定,你会改变哪一个?为什么?

    张: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希望之前在接触资本的时候能够更深入和积极一些。因为我本身包括我们团队都是技术出身,所以之前把很多精力都花在产品设计上了。如果说资本进来的早一点的话,有可能会对这个项目的整体进度,会推进的更快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前华为人被大疆小米逼“下海”后,做了款水下机器人闹了个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k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