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立夏,茶事杂感。

立夏,茶事杂感。

作者: 耕而陶_茶 | 来源:发表于2021-05-05 08:08 被阅读0次

  茶,在汉语里可以指代多个意思,既指茶树,也指成品干茶,还可以指我们天天品饮的茶汤,亦有“下茶”之意。“下茶”是指男女订婚把茶当做聘礼的习俗,即明代茶学大家许然明在《茶疏》里所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进行人工栽培、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作为农产品,被文字载入文明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脍炙人口的民谚。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用茶来滋养自己的身体,消食解腻,愉悦身心。茶呢,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就是一个可以入口的很好的农产品,从预防保健的角度讲,茶能做万病之药。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品饮的茶汤中包含着咖啡碱、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诸多有益物质,它们能消食、能解腻、能怡神、能延缓衰老,自然就会促进人体质的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正常,对外界病害的抵抗力加强,所以说茶是万病之药。

  喝健康的茶,还要学会健康地喝茶。离开健康谈饮茶,是平地起大厦,随时会坍塌。饮茶要适度,过犹不及。每天应饮5克以上干茶,只有让茶汤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才能发挥茶的预防保健作用。一天里,一个人品饮干茶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12.5克。

  当下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好的一面是可以在短短的时间里得到过去一生也得不到的信息;坏的一面是面对如此海量或者说泛滥的信息手足无措。如何甄别,怎样去粕存精,是每个人面临的大问题。茶不特殊,同样处在这个信息时代之下。

  清明前在顾渚山,见到一位被人拥簇着进山访茶的带头大哥,明明是茶的杀青不到位而引起的口腔发涩,他喝了一口,说是茶受潮变质了。几个茶农听毕,看着给他泡的茶,转过头乐。前两天在永春朋友家又遇到位访茶的神人,据说在江湖上很有点名声。大家喝朋友家的几款生普,这位一口能出普洱茶的树高是3米还是8米。

  当时一个念头在脑海里蹦了出来,觉得他们特像跟茶树处于纠缠态下的另一个量子。王小波说,一个人想象自己不懂得的事情,很容易浪漫。

  同志们,习茶莫要想当然,一定要以科学常识为本,结合制茶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窥茶之本来面目。

  人这辈子,走不完的路,做不完的事。昨天刚过去,今天又忙着,明天不知道。该来的终究要来,该走时也一定会离开,这就是一生。当下奔波忙碌的时代,尤要爱惜自己,经年之后就会知道保持身体健康是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健康包括生理上的健康跟心理上的健康两个方面。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这个杯中清物—茶,有诗情,具画意,利体怡神,实宜健康。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夏日,喝泡好茶吧,以慰风尘!

相关文章

  • 立夏,茶事杂感。

    茶,在汉语里可以指代多个意思,既指茶树,也指成品干茶,还可以指我们天天品饮的茶汤,亦有“下茶”之意。“下茶”是指...

  • 茶事杂感

    昨天被人拉着参加了一个茶会,嗯,碰到几个熟人朋友,还有几个不知道主办方从哪儿请来的很有艺术范儿的人物。其中一位...

  • 立夏杂感

    绿浓压顶日色暗, 道旁两处尽合欢。 春暮犹记离人笑, 不见伊人独怆然。 -----木笔

  • 立冬,茶事杂感

    立冬,中午表弟摆家宴,嘱咐我带一泡纯种大红袍奇丹过去喝。为什么呢?是因为他的一个外地老战友来京客他家,带了大红...

  • 立秋,茶事杂感

    这个夏过的苦,北京真是潮、闷、热,人快要抵上便宜坊的鸭子了。有茶友问为啥不是全聚德?奥,全聚德是挂炉。 总觉得...

  • 霜降,茶事杂感。

    跟一位方外茶友聊天,又感茶界之乱。 我的这位方外茶友说:“昨天有位道友跟我说,她最近在尝试一种新的泡茶方法,...

  • 立春,茶事杂感

    一位刚刚开始喜欢茶交了学费去学茶的小茶友问我,耕而陶,听人家讲身体会发出能量来影响茶汤,让汤水变得好喝。真有这么神...

  • 小寒,茶事杂感

    小寒,赏梅。梅花树下,瀹一泡武夷四大名丛之一的正岩水金龟。那位朋友问了,梅花树下怎么就想起喝水金龟了呢?因为呀...

  • 年末,茶事杂感

    总结一下近来遇到的与茶友交流中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有些茶友问我,他们在跟自己喝茶的朋友聊一款茶的时候,意见相...

  • 立春,茶事杂感

    立春选户外,太阳要多晒。 走得慢一点,吃得欠一点; 爱得别太满,睡得别太晚; 每日饮香茗,体健心舒坦。 昨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立夏,茶事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kk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