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言师语想法读书
专业成长路16||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章理解“理解”

专业成长路16||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章理解“理解”

作者: 布衣ysy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21:3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看到第二章的题目时很是困惑,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翻译过来是理解理解。这个题目真是有些让人费解。

    作者指出:理解既有动词的词性又有名词的词性。动词的理解就是能够智慧而有效的使用知识和技能,名词的理解是努力去理解(动词)的成功结果——对一个不明显的观点的最终掌握,对许多无关联(可能看起来不重要)的知识元素,所做的有意义推断。所以第一个understanding是动词understand的ing形式,用了它的动名词。第二个understanding则是名词理解力的意思。

    每次在英语课堂上讲完一个知识点或者重难点时,我总是会问“Do you understand? " 学生的回答永远都是"Yes",然后你就会发现学生在听写单词、短语和句子时啥也不是,在做题时啥也不懂,在写作时更是漏洞百出,于是你生气地说:这个问题我讲过多少遍了?你们怎么就不会呢?不是说你们理解了吗?理解了还写成这样?!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他们只是“知道了”。
    理解和知道是不同的。

    知道的是事实,理解了则是要了解事实的意义;知道了大量相关的事实,而理解则指的是了解提供事实关联和意义的理论;知道了可以证实的主张,理解则是指的时哪些不可靠的、形成中的理论;知道的时对或错,而理解了则是指有关程度或复杂性;知道了一些正确的事情,理解则是指我理解它为什么是知识,什么使它成为知识;知道了使根据所知回应提示,而理解了则是指:我能够判断何时使用以及何时不用我所知的知识。

    所以理解,是通过有效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明智恰当的整理事实和技巧的能力,它既面临着对思维的挑战,它作为有意义的推断,又具有可迁移性。所以,我们经常在课堂上问,同学们都理解了吗?学生答完理解了仍然会出错的原因是,他们只是知道了,并没有真正理解。

    理解的证据是什么?怎么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他们理解了呢?作者指出,理解是指弄清楚事实的意义以及将知识迁移到其他问题、任务和领域中。我们要看到学生“提取”理解,并将其在情境化问题中加以运用的证据。比如我讲了Keeping Healthy这个文本,文本中Kangkang的爸爸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四个方法,健康饮食、运动、保持良好情绪和远离烟酒。在一篇书面表达中,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介绍自己如何保持健康,并要求扩展内容,这就是知识的迁移,如果学生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创作出自己的作文,则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语篇的内容。

    王彩琴老师的“芹菜园读书社”的共读活动群里,李佩仪发了一个短视频非常有趣,这个小视频完全解释了什么叫理解?这个小视频是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片段,当教授问:What is  a machine?时,主人公给出了他的答案,飞机是machine, 裤子上的拉链叫machine等等具体的例子,教授非常生气,觉得这种回答简直在侮辱他的智商,于是让一个学霸来回答问题,学霸给出了一个概念,教授很满意。主人公被教授撵出了了教室,他回头拿书时又用概念回答了教授的提问,把教授气得七窍生烟,问他:能不能说人话。其实,学渣第一次在回答教授问题时,他的答案说明他理解了machine的内涵,并在生活中迁移运用了这个知识概念。而学霸回答的只是一个知识概念,并不知道这个知识在生活的运用。

    理解就是“over and beyond the fact that one apprehends the events of the world around one, is that one constantly goes beyond the information given.”不断超越所给信息,而不是只是理解周边世界里发生的事件。所以,当我想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一个知识的时候,我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比如一个单词学生是否理解了它的用法,造个句子就可以发现问题了。

    当然,在评估时我们也要将真正的理解和表面的理解区分开来。有时候学生可能会误解,我们也不必焦虑,作者认为:误解并非无知,它是指在一个新情境下用貌似合理但并非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误解对于教师来讲非常有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所以,我们一定要包容这份误解。

    为了读懂,买了一本汉语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业成长路16||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章理解“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my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