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摇落露为霜——“寒露”诵诗
一、开启黎明:
诵读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二、了解节气特点。
1、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10月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我们走到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2、谁来谈谈霜降这个节气都有什么特点?(生交流)
3、观看视频(霜降节气视频)
①从刚才的视频中,你又了解了霜降这一节气的哪些特点?(生自由谈)
②师小结: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季节。霜降表示天气变冷,开始有霜冻。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三、节气谚语。
气温下降,光照减弱。关于霜降,也有不少的谚语: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
从这些谚语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句谚语中知道的?我们和他一起读这句谚语。
四、诵读诗歌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qiàn)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qióng)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1、读准、读通。
a、逐句出示诗歌,师领读。
b、生自由练读。(3遍左右)
c、抽生读。(3——5人)
d、齐读。
2、理解诗歌。
a、这是一首怎么样的诗歌呢?(出示注释)我们借助注释来理解。
①本篇属《相和歌·平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戌(xū)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②摇落:凋残。
③鹄:天鹅。
④慊慊:空虚之感。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⑤茕茕:是孤单的意思。
⑥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⑦汉:河。星汉:银河。
⑧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女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⑨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b、你能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生交流)
c、师小结:
秋风萧瑟,天气转凉,草木的叶子纷纷飘落,白露已经变成寒霜,燕子和大雁也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因为思念你远在他乡,心里格外忧愁,你也应该会思念我吧?你也是不愿旅居在外总想回归故乡吧?可是,你为什么还久久地留在他方?我孤苦寂寞独守空房,忧上心来,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之间,泪水已打湿了我的衣裳。我取过琴弹起一曲悲伤的音乐,伴着琴唱出的是低微的短歌。陪伴我的只有床上明亮的月光,(抬起头望星空,)只见银河转西,长夜漫漫。牛郎织女在两岸望眼欲穿,——你们倒是有什么罪过呀,为什么被分隔在银河两边!
3、引读,体会诗歌意境:
a、那个美丽的女子啊,因为思念丈夫远在他乡,心里格外忧愁。我思君处君思我,让我们诵出那份忧愁和哀思吧。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b、季节的变化总是能引发诗人很多的感慨,白露为霜啊,曹丕想到长年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痛,挥笔写下千古名篇《燕歌行》,曹丕啊,你是一位多么有才情的诗人啊!一位多么体恤民众的国君啊!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c、“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亲人啊,我日夜思念着你,你也定在思念着我。就让我们把这深深的思念融进我们的诵读吧!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4、回归诗歌。
用诗歌把我们带到了千年前白露为霜的日子里吧——
(齐读诗歌)
五、阅读链接(资料整理)
1、节气常识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 (yì) 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大地将产生初霜的现象。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
与其说“霜降杀百草”,不如说“霜冻杀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现,冻是杀害庄稼的敌人。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尽,来年少生虫和病”。收获以后的庄稼地,都要及时把秸秆、根茬收回来,因为那里潜藏着许多越冬虫卵和病菌。
2、节气农事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3、霜降谚语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作物霜后有表现:地瓜秧最明显,棉花处中间,蓖麻是硬汉,大白菜有霜无霜它不管,一个月后才被砍。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