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猫头鹰流离失所,漂泊到了云雀聚集的森林,云雀是人类心中勤勉的象征,它们总是在清晨开始鸣叫,工作。猫头鹰羡慕云雀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想效仿,于是,当云雀晨起,它也晨起,当云雀入眠,它也入眠,没多久,猫头鹰就垮了,它再也抓不到老鼠,白天也是昏昏沉沉……
关于睡眠的科学,你还停留在早睡早起,每天8小时的理论上吗?
现在,R90睡眠法已经日渐流行,云雀型、猫头鹰型的睡眠类型也是早为人所知。简单说,人类的睡眠分为三类,一类是早睡早起的云雀型,一类是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最后一类则是没有特别规律的类型。通常认为,云雀型的人偏向左脑思维,擅长逻辑推理,理性分析,而猫头鹰型的人则偏向右脑思维,擅长文艺创作,抽象幻想。
你会看到,现实中不同工作类型的人,有着这样的作息倾向。比如,银行从业者、律师、公务人员,他们多是晨型人,而作家、艺术家、自媒体人等往往睡得很晚,甚至越晚越有创作力。

我一直以来是晚睡的,原先的政府办公适合晨型人,所以每天下午两点前,我都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现在的自媒体工作,10点才上班,我有充足的晚睡晚起的条件,所以状态好了不少。
但是,偏偏猫头鹰就是想成为云雀呢。
我的第一篇“日更”里,立下了四点起床的志向。经过两个礼拜实验,我只成功了四天,而这四天,我晨起的状态非常不好(大概只有一天,因为睡眠充足,尚可),咖啡因也救不了我。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根本做不到10点入睡,连11点半也做不到,更多时候1点前睡着就已经万幸了。而这直接导致了第二点,睡眠时间不足。
简直是惨败。
我试过早起倒逼早睡的方法,结果是,白天一直昏昏沉沉到晚上七八点,这回真的能早睡了,就是太!早!了!我几乎一整天都无法集中精神,想着睡觉,7点半一到家还真是饭也不吃倒头就睡——昏睡过去了。

昨天,我12点起床,写了一份文案,更新了两篇小说,忙碌到今天凌晨四点入睡,中午11点半起床,醒来后感到精神无比饱满,这可能是我近两个礼拜,精神最好的一天。
说到这里,你可能好奇,为什么我非得逆着自己的睡眠习惯,硬要早起。
答案就是,头发。
自媒体人的一大痛点,头发,头发,头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头发从浓密到稀疏,看到同事发光后退的发际线,相信我,你也会恐慌的。
所以,这周我决定研究一个问题——晚睡晚起,但是睡眠充足,对头发有损害吗?
急,在线等。
讨论:
你是云雀型还是猫头鹰型?你尝试过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吗?你成功了吗?
欢迎留言,和我讨论,你的观点对我很重要,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