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

作者: 南园_ | 来源:发表于2020-08-20 06:51 被阅读0次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历来属于知易行难的事。此中厉害涉及为将者的仕途和身家,与三军的成败。智谋之将,若无此非常胆略。一旦被推到手握三军生死存亡之境地,则是莫大的悲剧。言及此,不禁想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杜聿明。不哀之,但鉴之。

    杜聿明是蒋介石最倚重的黄埔学生。这学生有两大特点,一是善谋划,二是太听话。前者自然是好事,而后者“太听话”是不是好事呢?于仕途来说,也许如此;但于军事,就未必如此了。蒋为人刚愎自用,对于军事,粗知大略,又爱行縻军之法。而杜对于军事,精于谋划,不善决断,尤其不敢“抗命”。如此将帅,自乱其军,引人之胜,断送三军又足何为怪呢?

    与杜的对阵两位主要对手,一是东北战场上的林,另一个是华东战场的粟,这两位都不是唯上之将。当上者对和谈,有过高幻想时,林就毫不客气指出,这是不现实的,“请主席冷静思考之”。当为了让“四平战役”成为促进“和谈”实现的重筹时,不惜令林死战四平。而林对此不切实际的命令,拒不执行,率部退出战场,避免了全军危殆。反观,四平之役的杜聿明,凭美式装备的精锐之师,追击狂撤之敌。大好态势下,接到蒋停止追击的一纸命令。对此乱命,杜选择了盲从。为此,白崇禧在所著回忆录中,对此事耿耿于怀,引为一生之憾。的确,当时林的部队退得非常狼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后来的东北战场上,杜再也没有过这样对付林的机会了。

    杜的另一位对手就是华东战场的粟。粟没有读过军校,在长期战争中学习战争,智深勇沉。为了打破在中原战场上难解难分的态势,上者曾设想让粟,陈率华野主力渡江南下,开辟江南战场。面对中央的战略决策,作为华东军事主官的粟并没有盲从,而是斗胆直陈自己战略见解,仍主张:经略中原。历史证明了粟的见解是对的。徐州战场上,杜聿明的对手就是粟。万分危急之时,蒋又想起用最得意的门生杜聿明来“灭火”。杜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在关系到徐州三十万大军存亡的关头,蒋仍幻想杜能救援重围之中的黄维兵团,以期同撤出徐州战场。明知蒋的想法非常不现实,杜在犹豫良久之后,仍选择了遵命。当然这样作的代价,就是让几十万大军跟着“殉葬”了。

    从杜聿明在东北战场,中原战场的表现来看,再回顾缅甸战场。当时美国指挥官史迪威和蒋有政治嫌隙。杜就面临一个政治“站队”的问题。当政治“站队”成为杜长官首要考虑的问题时,十万远征军的整体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十万远征军去执行了一个近乎愚蠢撤退的命令,白白扔掉全部的机械化装备和大量伤员,走上一条杳无人烟的绝路,让大半将士的生命葬身原始深林。至今追思这段往事,仍让人沉痛至极。将帅无能至此,让多少出国将士白白送掉性命。

    杜聿明在战场的表现就是:当与蒋的瞎指挥发生严重冲突时,既不能据理力争,更不敢拒绝乱命。虽然有比较高军事造诣,但战场的灵活性匮乏。缺乏一种“舍一己以全三军”的使命感。作为一军之帅来说,不敢“抗命”这是致命的。关键的时候,这种愚忠和盲从会葬送三军,贻误大局。反观杜的对手林彪,粟裕都等皆不盲从,敢于战场“抗命”。杜的部下的38师长孙立人就拒绝执行蒋和杜走“野人山”愚蠢命令,毅然率全师西撤印度,全身而退。对比之下,为将之道,高下立判。

    在上位者固然应要求在下位者“听话”,但更要善待在下位者的“抗命”。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在上位者虽能统筹全局,但也有兼顾不到之处,应而适当给予在下位者临机决断的权利,往往于事,大有裨益。在下位者固然要听命,但断不能缺乏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抗命勇气,否则一己的愚忠式“听话”,就是对军,对国,对民最大的不负责任。

    需要思考的习惯,也需要务实的“抗命”的勇气,这才是对历史,对人生最大的负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将在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vd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