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京财经大学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 TulipBK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08:31 被阅读12次

    初识《红楼》是源于“红学家”这个词。每个人从小大概都被问过理想,老师们总是孜孜不倦的提问学生们:“以后你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然后我就能听到各种针对这个问题的标准回答,比如:科学家,医生,老师,警察,军人……等等等,在此不做赘述。而终于有一天,我听见一个神奇的回答:红学家。彼时我尚年幼,幼稚的以为这是个研究色彩的职业,也对做出这个回答的我的同龄小朋友报以不屑的眼光。直到后来,四大名著成为我的必读书目,我从百度那里得知“红学家”专指在研究一本名叫《红楼梦》的小说上有所建树的学者们,我才恍然觉得,哇,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能够魅力大到有一群学者为了研究它深挖它殚精竭虑(或许这个词有点不恰当,此处指那些学者研究红楼的心态之狂热),并且有一个专门的词条献给对这本书了解至深的人。再再后来,我自己也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废寝忘食,不可自拔,发出“观吾心之最爱,红楼也”的感叹。

    好了,提起红楼,即使只是为读后感铺垫说出我与红楼的相识,就已滔滔不绝,着尽笔墨,实在是我的偏爱作祟。闲话少叙,现在,我们正式走进这部书。

    红楼是一部小说,小说就不免无法脱离它的几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我认为,红楼最出彩的部分,毫无疑问是人物。曹雪芹笔下的每个人物,大到金陵十二钗,小到荣国府的下等小厮,无一不是活灵活现,个性分明。这部小说的成功,首先在于曹雪芹完整的复原了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风貌。有人说,红楼的主角贾宝玉是曹雪芹的化身。我无法去确定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但我认为,写出这样的一部关于贵族门第由盛转衰的写实小说,曹雪芹的化身应该布于书中的每个角落。不止贾宝玉,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是作者曹雪芹的化身。

    小说中讨人喜爱的人物数不尽数。一千个心中应当有一千本红楼。在我眼里,我最爱的无疑是贾宝玉。贾宝玉这个人物,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字来定义他的一生,应当是“痴”最为恰当。他是一个有信仰,并且信仰特别坚定的人。他的痴首先表现在他对“出仕”的态度上。他不乐于与世人同流合污。贾政无数次打他骂他不学无术,他喜爱的宝姐姐云妹妹也曾帮腔劝他走仕途经济之路,可他不吃硬也不吃软,不为棍棒低头,也不为温言软语哄骗。他的不学无术在当时的世人眼里是不上进,而在我眼里,是不希望自己被当时社会上的污浊染黑的赤诚。而当今社会,利欲之风日重,我们缺少的,恰恰是贾宝玉拥有的一颗,不为世俗所累,我自超然世外,两袖清风的赤子之心。其次,他的痴也表现在他对“黛玉”的态度上。这里的“黛玉”我加了引号,因为这里的黛玉代指的是爱情。自从初见黛玉,他就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句话,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可能会,不,一定会对这个男生留下轻浮的印象,觉得他花言巧语,不足以深交。但是贾宝玉是一个痴傻的人,他认为黛玉熟悉真的是因为木石前盟。并且在贾宝玉长长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名字非“林黛玉”莫属。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是无比纯粹的,他们是爱侣,也是神交。不管在黛玉之前出现的湘云或者是黛玉之后出现的宝钗,没有一个女子能够动摇林黛玉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最让我觉得他痴的决定性情节就是宝玉出家。黛玉已经死去,宝钗大方漂亮,明明是每个男人都能够明了哪个选择更加符合世人的期待。但是他仍然缅怀黛玉,并且宁愿为情出家,使得此情不渝,此爱长存。在情之一道上,贾宝玉的痴,实至名归。

    《红楼梦》虽然仅仅是一本小说,但它的语言之动人,人物之丰满,含义之深厚,完全超出了一本小说该有的范畴。它是一个世界的缩影,让世人从这个缩影中获得警醒与反思。它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与社会之光,使得它成为经典。没有人能够穷尽《红楼梦》中的精神,它需要,并且也值得一辈又一辈人传承,探索它其中的奥秘。

    作者:陆雪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yb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