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成长
不是你做的新年计划不行,是你不行!

不是你做的新年计划不行,是你不行!

作者: 覃杰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09:05 被阅读126次

导读: 每到新年伊始,我都想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些想做新年计划的人……

千万别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

虽然,那计划能让你远离不满的过去,那计划能让你感到美好的未来,但是,这一切都是错觉。无数的事实都能证明:在这个时机做出来的计划注定会失败。

这是我多年以来的教训,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教训。这种教训周而复始,从未停歇,若不主动睁眼看清,就算经历多次,还是会忍不住在这个关口上钻进去。

是时候跳出怪圈,去寻找做计划的正确姿势了。

1

做成一件事有多难?

先回答自己一个问题:

近一年来,有什么事是你主动持续做六个月以上的?注意三个关键词:主动、持续、六个月。

比如早起、跑步、读书、冥想、学英语、打太极或其它什么技能和习惯都可以,如果六个月没有,那三个月以上也行。

有吗?

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但我猜,别说是两三项,能做到一项的人也是极少数。只有亲自做到过的人才知道,主动持续做到任何一件小事都极其不易。

第一周坚持跑步,第二周就可能因为天气阴雨、缺少同伴、身体调整等各种原因纠结拉锯了,第三周该睡睡、该吃吃,完全忘记了跑步这件事。

第一周坚持阅读,第二周就可能因为加班、应酬、无趣等各种理由静不下心来,第三周该刷手机刷手机、该看电视看电视,读书这事儿等有状态再说吧。

然而,想要成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也需要持续地行动才能逐渐看到成效。这个道理实在是太明显了,因为我们确实极少有主动持续地做成过一件事情的经历,对吧?

想要做好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需要长期刻意保持难受。总指望在无痛中成长,在轻松中收获,总期待好的时机、好的状态,总幻想有好的计划、有妙的方法,然后一举逆袭。

这正是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来年计划的认知原因。

2

到底是谁在做计划?

翻开我们的新年计划,几乎都是完美而宏大的。

读书、健身、减肥、早起、学这个技能、学那个技能……一个全新的自己就要出现了,光看看都觉得激动。但这看起来更像是新年愿望,而不是新年计划。愿望可以随便许,但计划不能随便写,做不到,一切都是徒劳。

▲ 点击保存可转发朋友圈

做出不现实的年度计划就好像是人类的默认设置,没有人能从一开始就跳出这个怪圈。这个规律如此普适,必定有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决策都由自己的“情绪脑”把持,因此“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在各处,包括制定计划。

面对伤痕累累一年,“不满的情绪”早已积蓄,强大的“情绪脑”急迫地想改变现状。但是它的天性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不愿付出艰辛就想马上得到做到的快感,于是新年计划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新年计划中,短视的“情绪脑”几乎不会考虑任何困难与艰辛。它看不到持续行动的枯燥,看不到生活环境的限制,看不到自身惰性的强大,看不到潜在事物的干扰……

它根本不清楚主动持续做成一件事到底需要经历什么,对自己异常自信,于是把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宏大完美,毕竟只要满足当时的自己就好啦。

弱小却长远的“理智脑”几乎没有发言权,那个强大而短视“情绪脑”才把控着全程呢!这正是我们总是热衷于来年计划的生理原因。

3

为什么总是在新年?

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凡事喜欢在整点开始,似乎跨过这个点,一切就会突得不一样——全新的世界、全新的自我。

然而这只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时间节点罢了,今年的元月1号只是去年12月31号的延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跨过这一天,你还是那个你,性子还是那个性子。

虽然人们会在节日里举行庆典和仪式,但对于成长来讲,这个时机和其它时机没有任何区别。说白了,它就是一种心理作用,也是“情绪脑”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在作祟——立即感受重生和变化。

事实上,元旦前后,你更有可能是睡个懒觉或忙着和亲朋好友聚会。

当然,我并不反对在特殊节点制定长远计划,毕竟这有仪式感,但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动机——不是基于需要而是基于不满或是立即想感受到变化。

这也是我们喜欢在新年做计划的心理原因。

4

制定计划的正确姿势

在我看来,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克服天性的过程。换个说法,就是尽量不用情绪脑,而用理智脑来做计划。情绪脑虽然在短时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但极不稳定,对于长远的年度计划来说并不合适。

想要实现长远的年度计划,更为理智的做法可参考如下建议:

1、基于需求而非不满

认真审视自己的计划动机,改变不满的现状往往只是你的愿望而非真正的需求。

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描述的这样:

真正的需求肯定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能成功拿到结果的事,而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觉、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

2、不卡时间节点

真正的需求往往不会出现在人为的时间节点上。比如,我决心早起的时机是在三年前的9月份,开始跑步的时机是两年的3月份,开始写作的时机是去年的7月份……

决心做这些事的时候,其实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想清楚了意义、困难和方法论。

最终,这些非正点时机开始的决心都坚持了下来,而之前所有年度计划的决心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3、先做成一个目标

自然探索产生的计划通常只有一个,如果非要刻意计划,那也建议放弃大而全的安全感,每次只增加一个目标即可。

无论是学习技能还是养成习惯,就选一项,并且集中心力把这一件事情做好,持续地做上三个月、半年、一年……

只有做到了,才能体会到做成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才能体会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好处,才能真正地跳出年度计划的怪圈!

最鲜活的例子莫过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了,他也做新年计划,但每年都只有一件。

2009年 每天戴领带上班
2010年 学习汉语
2011年 只吃自己亲手屠宰的动物
2012年 每天写代码
2013年 每天跟除公司员工之外的不同的人见面
2014年 每天写封感谢信
2015年 每个月读两本书
2016年 开发一款私人专属人工智能助手(贾维斯)以及全年跑步 365英里(587 公里)

2017年 走遍并拜访美国的每一个州

2018年 修复Facebook

每一年,他都做到了。

一年做一件事自然容易做到,同时也能更加从容地去探索周边,锁定其它领域的新目标。

4、在最困难情况下计划

最后一个建议,在计划之前把困难想足。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想想自己的惰性、想想生活的干扰、想想练习的困难、想想坚持的枯燥、想想他人的眼光、想想无聊、想想寒冷、想想应酬、想想琐事、想想低谷……

这不是自我打击,而是清醒,是行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唯有清醒方能坚定啊!

坚定的人才能克服“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自然天性,成长为真正想要的自己!

文章入选说明

写作+生活,思考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介绍:周岭  81班 007-6118,微信公众号:清脑,微信号:Ring_Chow;开启传递心智,探索个人成长方法论。


成长故事365|有奖征文(猛戳链接)

7777枚OOT(月底统一发放)

与其听别人故事,不如自己讲述;可以写自己,写别人,或和别人一起写。

请直接投简书专栏「成长故事365」

没有简书的发给七哥,微信:buchuju002

邀请函>>>

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通过写作获得成长,用输出倒逼输入,欢迎加入「007不写就出局」写作成长社群。

相关文章

  • 不是你做的新年计划不行,是你不行!

    导读:每到新年伊始,我都想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些想做新年计划的人…… 千万别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 虽然,那计划能让你...

  • 不是你不行,是你简历不行

    简历是我们的一张名片,在我们没有见到HR之前,简历是一个人给予HR的第一印象,在求职的过程中,HR会根据简...

  • 不是孩子不行,是你不行

    每天跟女儿实践PET(父母效能训练)里的倾听,我信息,第三法,发现女儿全身心都在打开,能量满满,想把一些细节纪录下...

  • 不是圈子不行,是你不行

    春节的时候,和爷爷聊天,说起过去的日子。他在河北一个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没念过书。他是全村里唯...

  • 不是关系不行,是你不行。

    春节的时候,我和爷爷聊起了过去的日子。 爷爷在河北一个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没念过书。他是全村里...

  • 不是行业不行,是你不行

    今天抽时间重温了特立独行的猫的《时间好贵,请勿浪费》这本书。 里面有一句话触动了我,那句话说,现在总有人喜欢说这个...

  • 不是你不行,是你的圈子不行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寓意着就是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你这个人就会受到什么...

  • 不是社交不行,是你人不行

    当你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不认识的人,也都会想认识你。 社交,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连接,但是这需要媒介,是媒介将...

  • 不是付费知识不行,是你不行

    近两年,关于“知识付费”的讨论一直很热。一方面,很多购买“付费知识”的用户喋喋不休地批判知识付费的“坑”,抱怨付费...

  • 不是潮汕家庭不行,是你不行

    网络的热潮总是一浪接一浪 大家在炒热点的同时也让潮汕陷入阴暗形象中 虽然事件真实的反映了一些事实 但这只是“家家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是你做的新年计划不行,是你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ap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