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复习已经一个多月,学生和我都进入了疲惫期。昨日课上,我在A班提到,距离中考还有19天。一个学生惊叹道:“啊?只剩19天了?!”于是我在教室的通知栏写下了中考历史倒计时,希望能以这样的一种仪式感为复习增添一些活力。A班的同学也很配合,还建议我用彩色标注出天数。今天,进教室后,A班的同学神情呆滞地听课,一个简单的问题抛下去也无人应答。下课后,我回头看了一眼倒计时,想着改一下日期,发现已经被擦掉。心里很低落。
中午批阅作业,明明是很简单的题,依然有学生在犯错,还有大片空白的,还有怎么都不交作业的。我甚至连气都生不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能任由这种状态蔓延,于是课上坚持让没有写完试卷的同学站着写完。
经过一节课的酝酿,下午进入B班,我调整了复习的方式,以期让复习更加有效和欢快。我重提了中考倒计时,结果一位学生说:“啊?还有两周啊!这么久!”当时听到就很不舒服,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复的了。这个学生期中考后的状态不太对,作业只完成部分、考试开始乱写,敷衍、放纵的态势愈演愈烈。一直想找其聊聊,但今天完全没有这个心力。总而言之,这个学生代表了一类复习状态。我该做些什么来引导保有这类心态的学生?课堂上该做些什么?课下实在不想跟学生耗,他们累,我也累。(最终,我还是叫来了学生交流,不能把问题一直拖下去!)
B班的这节课,原计划30分钟完成主题梳理,10分钟做一道题。但最后只完成了主题梳理,习题作为家庭作业完成。这样的结果也告诉我,我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把控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优化教学环节。比如第二个表格的填写,我原本可以带着学生直接梳理较难的部分,留下较简单的内容让大家翻书完成,问题设置应该更加流畅。
在主题梳理过程中,给学生留部分时间完成,再花一些时间做游戏,让学生开火车回答问题,并计入小组得分,奖励前三的组。以前试过这种方法,大家都很活跃,但也存在捣乱分子。在B班,整体运行比较流畅,一两个同学会提示别的同学。第一次如此可以理解,当时我在课堂上也指出规则问题,但现在想来,还可以更严肃地指出和贯彻游戏规则。
作为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组织复习形式、安排复习内容,让学生和我都能比较享受复习的过程。然而自己就像闭门造车,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搜资料,脑子像缠了线的陀螺,越转越凌乱,最后往往以酝酿了更多的无力告终。也有些突破常规教学的探索,但究竟带来的结果更好还是更差,我似乎还缺乏辨别的能力。
书文于此,是为对自己教学疲惫的突围。公之于众,以求拓宽眼前的小井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76508/1b7a1fb9f2c530c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