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心智的积极运用,其质量在于运用。
1、感觉需要检验才能信赖,而思考就是检验感觉最合理和最可靠的方法。
你在平常生活中靠感觉做出选择多还是思考之后做出选择多?你的感觉来自哪里,靠感觉做出选择的结果怎么样,它们一定正确吗?你有没有想过超越自己的感觉,不被感觉带着走,而是学着审视它、评价它、然后控制它?
回答完以上问题我们就知道:1、靠感觉是不明智的,感觉一般来自个人经验。感觉也可以理解为直觉,它有时是独立思考,有时不是,我们不确定何时是,如果未经检验就采用不但不利于形成行事原则,也无法控制采用后果。2、清晰的思考是非常罕见的事,甚至简单清楚的思考也几乎是罕见的。我们许多人在大多数时间里根本就不思考。我们信奉感觉,但并不思考。
思考是用以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取得理解而进行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
感觉除了表达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目的,而思考则有超越自身而达成知识或采取行动的目标,也就是说经过正确的思考我们才能检验感觉达到认知升级,才能超越感觉正确指导我们的行动。
2、通过思考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直觉,提高大脑的决策效率,加速自身成长。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最后一期里讲到人的大脑分为三层:直觉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直觉是程序性内化了的指令,自动给出行动指令。情绪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提醒信号,给出警告,如果信号传到理智脑,并做出了决策,那决策质量决定行动质量,如果理智脑没有接受到信号,无法行动或情绪失控,胡乱行动。理智就是评价者,判断者和决策者。
运用理智脑思考,其实就是建立价值观,为自己大脑编制自动运行程序的过程,也是形成正确有效直觉的过程。通过学习正确清晰必要的概念,在概念之间建立正确清晰必要的联系,提高认知水平,不断找到更重要的事,以此为判断标准,在前期通过正确的标准来训练出正确的情绪反应,甚至不用通过情绪来提醒,直接跳过或者说缩短情绪反应的时间,正确指导行动,最后通过反复练习,最后内化为自动反应。最高境界为,用理智控制情绪,促进行动。学会利用情绪的优势,赋予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以重大意义,或者制造恐惧,来促使自己毫不费力的坚持做重要的事。
如果把人脑比作电脑,那么自动运行的程序越多,运行的效率就越高。获得更多有效的直觉,能提高大脑的决策效率,加速自身成长。
要想获得有效直觉,首先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考来评价、判断和选择出正确的原则,然后用正确的原则训练正确的情绪反应,促进持续正确的行动。最后还要持续监测,审视和更新自己的直觉反应,也就是要反思。
3、通过批判性思考按部就班的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判断。
《超越感觉》的第三部分策略,就是教我们如何按部就班的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判断。这部分第一章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深刻理解,自己是思考的主体,对自己的了解有助于我们运用优点,避开缺点。余下的各章引导我们通过批判性思考从观察、判断到向他人表达的整个过程。
你是谁?深思的人都意识到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关键。
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你的思路一定是姓名、出生地、出生日期、受过什么教育、性格、爱好等等。从这些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受到了时间、地域、教育、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
我们大部分人对自己就像完全的陌生人一样走完了几乎整个一生。也许是时候想象自己怎么定义自己,以及这是否自己有意识选择而达成的。
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在我们解决问题时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克服自负心理,转而去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主张。
敏锐的观察。从关注自身转而关注环境和他人。
遇到问题你是任凭情绪占满大脑内存,还是能抽身出来审视自己和问题的关系,寻找自己手中可利用的资源?在表达自己时,你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还是抽身出来观察聆听者的反应,以便沟通有效传递?你的头脑是时常漫无目的的游荡,还是有意识的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开始变得更敏锐观察的方法:坐享,训练自己聚精会神的接受感官印象。反思,反思观察结果,发现思维漏洞,以便在将来增加观察视角。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判断。
拥有批判性思考的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你不知道思考是什么,那么开始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如果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么围绕问题提问题,是拓宽思路,找出问题关键的好办法。
笑来老师曾经说过遇到问题不能盯着问题,要去别的地方找钥匙。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需要将问题理解清楚,才能解决问题吗?这是因为一方面问题本身和你要解决的问题有距离。比如你想赚钱,这是目的,但是如果问题是怎么赚钱,那你想到的答案大部分治标不治本。你可围绕目的提出很多问题,而不是仅仅问方法。你可以问为什么要赚钱,想在多长时间赚多少钱,怎么赚钱效率高,那些有赚钱能力的人有什么特征。我们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常常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所以要把视线从当前的问题转移,看看还需要解决什么别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本质。
另一方面,我们最可能围绕离问题最近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时候脑洞不够大,知识不够丰富,是限制我们决绝问题的根本原因。比如男女谈恋爱时,不知道怎么女朋友就生气了,男生怎么解释,怎么讲道理似乎都不管用,然而笑来老师竟然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了人类的恋爱难题。人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矛盾情绪的,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既生气又开心。那么如果女朋友生气,男生如果想解决问题那就别盯着问题找答案,而是要想办法哄女友开心。
以上是找到关键问题的办法,那么具体要解决问题时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听大多数人的话,去网上搜索、问朋友搜集足够多的观点,然后参考少数人的意见,从众多观点中找出权威(专业意见)作为参考,最后结合各方观点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自己做出判断。
说服他人。
当你经过以上几步得出了一个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观点后,若有必要展示给他人,就需要说服他人。
说服他人需要向他人展示你的论证,论证的目的不是击败他人,而是通过观点的交流发现真理的过程。当这样做时,人人都是赢家。当真理的任何一个部分被掩盖,看起来也许是某人赢了,实则无人获胜。以此为原则,你就会变得谦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立场和观点,承认对方合理之处,同时合理表述自己,获得他人理解。而非为了证明自己压倒别人,自以为是,采取攻击性态度,夸大事实,忽略漏洞。
到此《超越感觉》阅读完毕,而赢得独立个性,成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之路才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