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是指个人在家庭、社会、学校等环境中接受的道德、文化和品德的休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和个人修养的结果。它包括了礼貌、谦逊、文明、规范等方面的表现,也包括了外在的魅力表现和气质。教养不仅仅适合于小孩,也同样适应于成年人。
不同的原生家庭,教育出来的子女也不尽相同。
01优秀的原生家庭
春节的时候,侄女把对象旭凡领回来给亲人们过目,毕竟他们是大学同班同学,一起走过了毕业季,也经受了异地恋的考验,见家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侄女和旭凡是从工作地直接回来的,旭凡建议买点烟和酒,而侄女直言:“我们家人不抽烟,带酒路上不方便。”
旭凡不再坚持,而是挑选了本地的特产,还贴心地给哥哥和嫂子买了一对情侣保温杯,又给嫂子买了一个好用地吹风机,给哥哥的是一个超薄剃须刀,方便他们外出旅行时携带方便。
作为姑姑,我必须做东道主,给侄女和小伙子接风洗尘不是?到餐厅的时候,侄女和旭凡提了几盒特产,每家亲戚一份,而且主动坐到他和侄女该坐的座位上。
席间,旭凡主动端起酒杯向亲人们敬酒,感谢亲人的盛情款待。这个时候我则留意旭凡敬酒时的姿势:一只手握住酒杯,一只手托住杯底,而且把自己的酒杯始终低于长辈的酒杯,长辈干了之后他才落座。
亲人们坐在一起就是为侄女把关的,哥哥和嫂子不好意思问的问题,我们这些叔叔和姑姑就代劳了。
弟弟是军人出身,得知旭凡的父亲也是军人出身的时候,忍不住问道:“你爸什么级别?”
“正营。”旭凡淡定地回复。
“转业工作,还是自主择业?”弟弟又问。
“自主择业了。”旭凡还是很淡定,“不过我爸闲不住,又找了一份工作还干着呢。”
“我有一个战友和你爸情况差不多,自主择业后,每个月工资一万多了。”弟弟又补充了一句。
“我爸没有那么多。”旭凡笑笑说道,其实差距能有多大呢?
“那你妈妈呢?”弟妹又接上了话茬。
“我爸离开部队后,我妈也办理了退休手续,然后我们一家就回老家了。”旭凡依然不紧不慢。
“那你们将来怎么买房子?”我这个当姑姑的更现实,关心实质性的问题。
“等我们稳定下来,家里会支持一部分资金买房的。”具体多少,旭凡没有说出,我也不好再问。
私底下我听侄女说,他父母早就在老家给买了房子,要是回老家发展,就把新房当婚房,要是在外地发展,他父母住新房,把老房子卖掉给他们交首付。
整个饭局下来,旭凡都不卑不亢,尽显良好的教养。
02有毒的原生家庭
大姑妈的葬礼上,办完后事我们一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堂哥、堂嫂和侄子也在同一张桌子上。
堂哥前几年高血压导致中风,康复后还是留下了后遗症。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在外面吃饭,堂哥基本不主动去夹菜,都是亲人把他喜欢吃的饭菜夹到他碗里,毕竟是公众场所,尊重别人是应该的。
堂嫂嫌弃堂哥,家族里人人皆知,她不管自己的老公早就成为了习惯。侄子在冷漠的家庭里长大,也好不到哪里去,对堂哥也是漠然的态度。
已经工作几年的侄子也坐得远远的,根本不考虑父亲的处境,无奈之下,堂弟主动坐在堂哥身边,整个就餐过程,一直都是他在照顾哥哥吃饭。而堂嫂和侄子则视而不见,闷头吃自己的饭。
吃饭只是堂哥家中的一个缩影,平时的人情世故也很不堪。
堂哥家条件不好,大妈虽然有三个儿子,平时经济上帮衬堂哥家最多,甚至拿出仅有的积蓄帮侄子付首付。而这一切在堂嫂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侄子也心安理得地接受。
大妈已经年事已高,过年过节图个喜庆,堂弟们都是大包小包给老妈妈买东西,图个老妈妈开心呢。
而侄子任何时候都是两个肩膀扛着大脑袋,吃得不亦乐乎,完全没有对奶奶有任何表示。
年迈的奶奶不缺吃穿,起码的孝心让老人开心一下也不行吗?
每个人的教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从原生家庭带来的,还有后天形成的。
一半来自于原生家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原生家庭的真实状态。
一个人的教养来自于两个方面,一半来自于原生家庭。优秀的原生家庭教出的孩子大概率教养不错,而有毒的原生家庭教出的孩子令人担忧。还有一半的教养在于子女在社会中,自己慢慢修行。网图侵删举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