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jier十一个月大的时候,带她去了某知名早教中心上体验课。当时老师评价说她的大运动能力已经超出了同龄的孩子。
其实说来汗颜,她的大运动之所以“高于”同龄的孩子,并非我刻意为之,而是因为之前在国外一个人带孩子实在太忙,根本无暇顾及到她方方面面,所以只能将她“散养”起来,没想到却“因祸得福”。
那么怎样提高宝宝们的大运动技能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什么是婴儿的大运动?
大运动(Gross Motor Skills)是相对于精细运动来说的,包括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行走和跑跳等。
许多宝爸宝妈认为宝宝会坐起来、会走路比较重要,其实这是个误区。大运动中最关键的两个节点是趴和爬。
1. 为何趴着很重要?
Monjier一个月大的时候,医生来家里随访,交代了这样一件事:要我记得每天让宝宝趴一会儿。她们叫这个时间为tummy time。
“趴”可以说是锻炼宝宝核心肌群和身体控制能力的基础。这个动作首先练习的是抬头,这项练习过关了,随后的翻身、独立坐起、爬行、行走和跑跳等等所涉及到的大运动所需的肌肉群也就可以在稳固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提高了。
此外,趴着可以改变宝宝观察外界的视角,可谓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宝宝平时都是平躺着看着天花板,可是当宝宝趴着能够抬起头来的时候,看到的视角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角吗?
我第一次在Monjier身上尝试,她非常不喜欢这个训练,“撕心裂肺”一阵乱叫。所以她趴着都不到1分钟,结果以失败告终。
对于2-3个月的宝宝,趴着是很累人的事情。所以不妨选择宝宝刚刚睡醒精神正好的时候,让宝宝趴一会儿。随着宝宝的不断的成长和坚持不懈的锻炼,他们的核心肌群会越来越强,趴着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宝宝自己由于能更好支配自己的身体而倍感自信,我们称之为Physical Confidence。
Monjier大概4个月的时候,她开始不那么抗拒趴着了,相反地她还有点享受趴着的时候,这就是她在为翻身做准备了。
她第一次翻身,让我们猝不及防,从沙发上打了一个滚儿,然后摔在了地上。
后来我和她爸爸为了帮助她熟练翻身的技巧,也下了不少功夫。
我们把蒙特梭利的亲子游戏融入到大运动中:
让Monjier平躺在被子的一边,我则站在被子的另外一边。
她爸爸慢慢抬起被子,Monjier咕噜咕噜地从被子的一边滚到了我这边。
然后我再掀起被子,让她从我这边滚到她爸爸那边去。
Monjier特别喜欢这个游戏,每次玩得都哈哈大笑。
然后我们将这个游戏中的翻滚动作分解为慢动作:
让Monjier平躺在床上,把她的右腿轻放在左腿上。自然而然的,Monjier的肩部和腰部就随之扭过去。她就成功的完成了一次翻身。
有科学家说,要趴够500分钟,才算过关。我没有具体计算过Monjier究竟趴了有多久?但是在Monjier趴着的时候,我会放一些她喜爱的玩具、书籍在前面或侧面,在这样的“利诱”下,她很快有了爬的欲望。
2. 从趴到爬的飞跃
我在英国的时候,不是很理解为何我爸妈反对宝宝在地上爬这个理念。
每次和父母视频的时候,他们都在强调,给Monjier买一个小蹦床,她可以在里面蹦着玩,还可以自己慢慢学会站起来,却又不至于摔跤受伤,很快她就会学会走路了。
有些家长认为走和跑是很重要的大运动技能,却忽略了爬的重要性。
爬就好比是基本功,要想掌握后续的高阶技能,首先就要把基本功练扎实。
当我回国以后,我意识到国内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地上爬的几大困扰:
- 总体大环境比较脏。
- 家里铺着地板砖,宝宝易受凉。
- 害怕宝宝在爬行过程中受伤。
1. 先来讲讲大环境比较脏。
放一张Monjier在国内小区爬楼梯的情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5429/63ca6f24f9def3e1..png)
虽然我没有洁癖,但是我也没有脏癖。不过为了鼓励孩子探索外界世界的好奇心,我还是忍住了制止她的冲动。
绝对无菌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妨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持基本的内外洁净。
在家,勤于打扫卫生、家里不要堆积杂物导致灰尘满满又不易清理;在外,及时清理宝宝弄脏的手、肘等。适当暴露在“脏”的环境下,是对宝宝免疫力的挑战,当宝宝挑战过关,免疫力会更强,身体会更棒。
众所周知,在乡村长大的小孩比城市里的小孩往往更健康。
2. 再来谈谈担心地上爬易受凉怎么办?
不同于英国家庭铺地毯的习惯,国内家庭更多会采用瓷砖作为家居装饰。部分家庭当然也会采用实木地板,但是依然存在“易受凉”的问题。仅有少部分家庭会用到地暖。
那么问题来了,为了让宝宝可以在地上爬,又不会受凉,怎么办?
爬行垫!没有错,可是充满好奇心又好动的宝宝怎么可能就范于如此小的地盘?
所以又有了婴儿围栏。这么一个组合起来,看起来也满有效果。
不过这里有一个弊端,就是宝宝一直处于在过度安全的环境中,对危险没有预知,所以在等到宝宝可以扶着家具走、独立行走以及跑跳的时候,反而容易由于没有分寸感而受伤。
另外,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试错。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孩子,因为有机会仔细观察外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适者生存),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相对来讲会对外界反应做出更好的预判。
那么如何改善这样的问题呢?我的建议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可以在宝宝的爬行垫上制造一些障碍物,鼓励宝宝跨域这些障碍。
比如放一些枕头,在枕头上爬行、或者需要翻越枕头,是需要很强的核心肌群力量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也可以利用沙发垫子、被子、毯子等高低不一致的软物制造障碍。
宝宝既可以学会如何绕过障碍物,也可以选择“翻山越岭”,总之怎么开心怎么来。
除此以外,为了在爬行垫内制造更为逼真的生活场景,家长们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枕头、靠垫等。大可撤走那些无聊的玩具,加入一些生活中真实的东西让他们去探索。比如锅碗瓢盆、纸巾盒、家庭相册等等。
3. 最后,来谈谈害怕宝宝受伤怎么办?
如果家长愿意放手让宝宝在家里各个房间爬行探索,那么重中之重就是安全问题。
我在家会和Monjier爸爸轮流吸地, 尽量保持地板干净整洁。Monjier在地上学爬行的时候,我偶尔也会会趴着和她一起爬,既是一种亲子运动,也学会用她的视角来看世界。
她很喜欢和我一起趴在地板上,我们也会玩抓人的游戏。她在前面爬,我在后面追。说实话,跪在地上爬膝盖真的还挺疼的,我爬得反而很慢,她倒是常常担心我追不上她而故意停下来等我(汗颜)。
另外因为跪在地上爬,反而更容易发现一些只有在她角度才能看到的危险:比如隐藏在书桌后面缠绕的电线,壁炉连接烟囱的暗门,厨房最底层的抽屉等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5429/0cd28e4501d67b92..png)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宝宝跳过了爬行就直接会走了怎么办?
毕竟每个宝宝是不一样的,也不需要一定要按照婴幼儿发展里程碑成长起来的宝宝才是好宝宝。
但总的来讲,不论是趴还是爬,可以更好的训练到宝宝的肌肉群,让宝宝肢体更协调。
也因为宝宝在爬行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失败和再探索,刺激了他们的感知力,且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会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谨慎而不莽撞,自信而不自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