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业互联网
工业物联网中终端采集相关问题

工业物联网中终端采集相关问题

作者: 有机会一起种地OT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1:42 被阅读0次
工业设备物联

工业物联是打通物理世界 与数字空间的 双向实时信息通道。
双向信息通道,是为了采集数据,监控分析后,再返回来实现反馈控制,形成闭环。这是工业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重要特点。

将生产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提供信息来源(采集)和 目标应用(反馈会采集现场的设备)。实现生产过程到企业管理的逻辑闭环控制,让信息创造价值。

工业物联数据

工业物联数据作为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映射和抽象,将物理世界中的连续性状态,数字量化为数字空间中的离散表示。

在采集上,涉及数据的三个基本属性,分别是 时间表示、数据数值、数据质量。

时标反映数据在时间上的先后关联关系、数值反映物理世界状态、质量则反映数值在对物理世界状态进行数字量化中的误差情况。

基本的采集数据包括

  • 人员数据——人在生产过程过程中的数据,位置、操作···
  • 设备数据——状态参数、报警、能耗、维修记录···
  • 物料与产品数据——物流、物料、工具、工装、工艺、测试、维修···
  • 过程数据——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工况、生产工艺参数、生产记录···
  • 环境数据——生产环境的数据,温度、光照、气体成分、分成、能耗(水、电、气、热)、安防···

采集到的数据就是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连接的桥梁。

要注意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都是空间时间中的一个点,要想反映连续的物理空间的状态,在制定采集并处理数据的方案时就要多方面考虑,例如:

  • 采集位置——生产工艺、生产装备复杂度、传感器、安装空间、供电方式···
  • 采集方式——传感器敏感元件类型、直接/间接测量、时域/频域采集、实时性要求不同···
  • 采样率——被测设备的时间常数、被测信号的频谱···
  • 滤波——硬件、软件滤波、低通/高通/带通滤波···
  • 误差——传感器灵敏度、采样周期抖动、采样误差、量化误差···

想方设法,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物理世界的状态。

数据的处理

对采集的要进行适当的处理,这在任何应用领域都是一样的。目的在于剔除重复或无用的信息,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保持数据一致性。

常见的采集数据问题包括

  • 数据完整性——采集、通信、存储过程存在问题,造成采样值丢失或遗漏
  • 唯一性——不同来源的相同数据存在重复,数据出现不一致时如何解释处理
  • 合理性——采集的数据与固有物理机理常识要相符
  • 误差问题——多传感器多重化重复采集、用平均值等方式 获取数据,减小误差。或对于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或错误数据予以剔除。
  • 样本分布——工业数据价值密度很低。样本分布不均匀,可能缺少普遍规律。设备运作在正常状态下的时间占比明显更大,这部分数据量级庞大,但对于分析问题价值有限。对于较有价值的故障情况数据,要结合实际故障分析,有针对地分别识别。
  • 事件序列——事件发生顺序与已知因果关系不符时,要予以排查处理。
缺失填充

工业数据中,存在冗余性,且数据连续性,少量数据的丢失其实影响不大。通过业务上下游其他环节的数据,往往可以对缺失数据进行有效推断。在填充缺失数据时,要注意有所依据,如

  • 根据设备物理机理填充
  • 拟合数据函数填充
  • 使用默认值
  • 使用平均值
    填充策略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合理的前提下实施。
误差处理

可造成误差的因素众多,整个数据流通的管道上,处处可能带来误差。在信号来源、采集、通信传输、接受、存储、提取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考虑,相应的处理。

尤其采集和传输环节,要注意合理选择传感器的类型和安装位置,尽量在现场完成信号的A/D转换,加强信号传输路径的防护、采用低噪声采集电路。选择合理的采集精度采样频率也是必须的。

异常值剔除

异常值的发现首先要根据业务原理,数学方法予以辅助。

  • 根据简化工艺机理模型发现异常值
  • 根据工业装备的特性参数发现异常值
  • 根据人的经验发现异常值
  • 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异常数据,位于聚类集合之外的数据对象,可认为是异常数据

当发现数据之间时序因果关系存在明显错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好排查错误原因。如果基于展开后续工作,也可将存在因果错误的数据看做异常值予以剔除。

数据降维

将采集数据存储下来的过程中,还是要尽量保持数据原貌。根据物理机理、和业务专家经验,适当对具有强相关性的重复冗余数据进行去除即可。而针对业务分析展开的具体降维措施,最好留在分析前基于具体问题再与开展。

采集终端数据后的数据建模

对终端进行数据采集,目的还是在于用数字反映实际。不论是设备机械的物理原理,还是工厂生产流水线的流程,亦或是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

可以构建的工业模型是丰富的,如

  • 设备工艺模型
    对每个设备的简化机理进行数据建模
  • 生产工艺模型
    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设备联系起来
  • 工厂信息模型
    建立反映工厂运营状态的模型。包括设备、物料、产品、环境、能源相关信息,也可包括工厂内所有的生产工作流、业务流程、控制逻辑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业物联网中终端采集相关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fe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