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先生的童话很是短小,情节也很简单,也许是他本人的性格习惯使然,他的童话故事从来不会给人消极或是黑暗的感觉,很适合午后或睡前读给孩子们听(最近一次接触到这篇《自私的巨人》是在重刷《王尔德》电影时,作家本人在与孩子们玩耍时讲述的这个故事,同时,导演也把这个故事的发展贯穿了先生的一生,设计很是巧妙)。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还是孩时,与各种类型的童话故事一起被灌输。想来也是先生的童话类作品虽不是很多但却不乏精品,流传的也较广。可能也是作品中涉及到的“禁点”很少或是少有人读出,因此才会被少有“消化”,较为原汁原味地传入国内。观其一生,先生一直是在探索他心中的美,关于其他倒是触及不多。虽然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关于美的毁灭,先生的一生倒是拥有了太多,荣誉、爱情、还有对甜蜜的痛苦的选择,他已经活得足够精彩!
这则《自私的巨人》就故事情节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一个巨人经历了一次把人赶出他的花园的错误之后,又开放花园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但值得品味的是,对于一个简单故事的悬念安排,我一直认为“无悬念,不故事”,即使是在这么短小的篇幅中,先生也把悬念的设置安排的很是让人惊喜。而悬念的产生离不开冲突的出现,于是,在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冲突就是巨人的独占欲与孩子们的天性。且不说后者的童心无知,他们代表的一种开放和分享就从反面交代了巨人自私这一点,顺便还点了题。
但是在一个故事中,“障碍”与“渴望”必须势均力敌才能有发展下去的可能,于是作者安排了一次“反击”:即使是春天来了,巨人的花园里也都是冰雪和狂风,与花香和鸟语绝缘。但是碍于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发展的合理性,这时的“障碍”方一定不能立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作者这时必须出来打破尴尬,但是作者却没有充当上帝的角色,像在书外为他们着急的读者一样,恨不得揪着他的衣领来教训一顿。而是请“渴望”方出场,让他们用实际行动来为巨人解惑。这个破墙钻小洞的情节安排既符合人物本身的特点,又无意中开启了暗喻的新模式。
于是在双方和解的大团圆气氛中,这个故事就应该已经到了终局。毕竟传统的童话故事模式中,男女主人公结了婚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就已经是结束了,向下的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就不便放在“童话”题材中展开了。
但是在《自私的巨人》中,这不仅并非结局,甚至可以说只是交代了故事的一个背景,而故事的高潮还没有开始。在上述的情节中,既然双方已达成了和解,故事再要继续发展就没有了冲突,因此想要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再设置一个“冲突”。而作者在第二个冲突设置中,就显得温和得多:先生在众多的孩子中挑选出了一个典型,赋予他弱小孤独的特点,于是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先是因爬不上树枝,独留他的那个角落里是冬天,因此让巨人注意到了他,后来也正是真正的冬天到来时,他的出现让花园的一个角落出现了春天。
本身这个安排放在童话这样一种鼓励异想天开同时以幸福为主旋律的文体中,是没有违和感却也失去了新鲜感的。但是,在沉浸故事中的我们,也许会忘记作者,一向是完美主义的使者,他当然不会满足于此,果然,在结局,向我们交代了小男孩的真实身份,这一交代,让人惊喜于既给了读者对前文情节的一次恍然,也暗自佩服先生对结局反杀情节的婉转表达。
对于作家来说,对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很见功底的,而这个简单的故事能够作为经典一直口耳相传至今,除了作者故事叙述能力之外,我想还有先生对作品的爱,赋予的情感。在他的童话作品中,看不到消极与黑暗,但却没有因此失去生活的真实,因为按照一贯的艺术追求,他总是很巧妙地将这样的一面化于作品中。且不说先生之后的作品,就他的童话而言,也许是篇幅的原因,不便将自己的主张直接诉说,而是将其在情节中展现,让读者自己去体味。其实我想这也是相比于他的小说,童话的传播更广的原因之一。故事比说教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先生真的是很擅长说教,所幸更善于讲故事。
读王尔德先生的童话还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很干净”,没有多余情节也没有闲杂人等,语言的简练精妙化于无形,读来也不会费力,因此也适合从小的接触。
童话的篇幅虽不长,但想要来得精彩也是着实见功夫的,先生的作品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的。
�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