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江晓白随笔集想法人物
王贞仪:200年前的斜杠青年是怎样一种存在?

王贞仪:200年前的斜杠青年是怎样一种存在?

作者: 江晓白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7:47 被阅读19次

文|江晓白

什么是“斜杠青年”?

简单来说,“斜杠青年”就是一种身兼多重职业和身份的群体。

比如:

画鸡蛋的达·芬奇,他除了是画家,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

总是骂人的鲁迅,他除了是作家,还是公务员/老师;

“既朝九晚五,又浪迹天涯”的大冰,你以为他是作家,其实他还是主持人/酒吧老板/流浪歌手/诗人。

“斜杠青年”这个时髦概念的诞生,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其实,若要追本溯源,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就已经有人在经历标签之下的多彩人生了

这个人是谁?

最近,微博上有人分享了一则内容,说是在一张国外的老明信片中,看到了一位手拿望远镜仰望星空的女士。根据着装判断,本以为她是日本人,但在请教了一位古天文专家之后才知道,她是中国清朝女天文学家,叫王贞仪。

此微博一发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好奇,他们自行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位仅仅活了29年的女子,著书64卷,涉及天文、地理、数学,还提出了比西方更有说服力的《地圆论》和“日月食”的解释……

身为女性,知识结构如此丰富多样,着实叫人钦佩。

01、学霸王贞仪

这个200多年前的学霸,既懂得天文,又擅长算学。

地球是圆的,但是站在地球边缘和下半球的人为什么不会摔倒呢?

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考虑或回答。

王贞仪却做出了通俗的解释。她在《地圆论》中说“人居地上,各以所居之方为正,遥观异地皆斜立,其人立处皆当倾斜,而今不然,岂非首戴皆天,足履皆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

简单来说就是:宇宙那么大,哪有什么上下左右的区别?任何地方,任何人的头上都是天,所站的都是地。

西方提出了万有引力,但是却没有人解释清楚“天圆地方”,而王贞仪的这种认识,比“天圆地方”已经先进了很多。

除了这个,王贞仪对于日月食的解释,也非常让西方科学家佩服。

事情的起因,要从张衡的《灵宪》说起。《灵宪》里记载了月食成因的理论,但也就是一个说法,而且与现实相悖,早就无人在意。

对这个理论,王贞仪冥思苦想后提出疑问:“月食发生在夜里,那时候太阳早已不见,如果说地球和月亮之间隔着一个太阳的话,太阳光是怎么到达月球的呢?”

不久,这个疑问在通过实验后得出了结论。

在一个欢乐的春节,家人吃完年夜饭都出去玩了,只有王贞仪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不动。母亲很奇怪,就过去一探究竟。

只见她把镜子当做月亮、把灯当做太阳、把圆桌当做地球,一边移动灯和镜子,一边观察它们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尝试着模拟出月食形成的过程。

就是这样简单的仪器,王贞仪从中悟出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写出了《月蚀解》一书,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日月食成因进行了直白易懂的说明。

除了天文学,王贞仪在数学方面,也非常擅长。

因为从小就浸泡在家里的“图书馆”中,王贞仪对奥妙无穷的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时候,人们用来计算的工具叫“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中国至明朝,筹算逐渐为珠算取代,到了17世纪初,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中国,称为“筹算”。

王贞仪撰写了三部书,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单明了,并在《勾股三角解》中反复解释了勾股弦的缘起和三者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而这些算学成果,被她写成了《筹算易知》。

在那远古的蒙昧时代,一切都非常有限,王贞仪所能依仗的,只有她的眼睛和头脑。

正因为付出了细致入微地观察、深入严谨地思考和坚持不懈地实验,才得以在科学领域卓有建树。


02、女汉子王贞仪

王贞仪祖籍安徽天长,出生在南京。祖父曾做过四品宣化知府,后因得罪上级贬到吉林。11岁时,王贞仪随祖母和父亲赴关外看望祖父,在吉林住了四年。

在这期间,她向蒙古阿将军的夫人学骑射,“跨马横刀,往来如飞”,甚至练就了“发必中的”的高超本领。

16岁时,她随父亲等护送祖父的灵柩回到南京。随即又与祖母、父亲、伯父等人一同由京都到关西,又由湖北到广东。三年后回到南京。

她自述这—时期的生活说:“忆昔游历山海区,三山五岳快攀途,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毛泽东有诗云: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寥寥数语,中华儿女志向不凡、飒爽英姿的形象尽诉笔端。

王贞仪也是这样的“中华儿女”。虽然出生在女人裹脚的朝代,但她并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安静看书、绣花。

她向往的是男子那般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的快意人生。

 王贞仪还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认为男女“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学问不是专为男人而设,女子同样也有求取知识的权利,反对那种认为女子只能从事饮食缝纫之事的观念。

她在饱览祖国山川壮丽的同时,留下了大量视野开阔,毫无脂粉气的诗文。

如《富春道中时值荒旱感成一律》:“千里无复有青黄,赤地空遭旱魃殃。村舍几曾烟出户,富家闻说粟陈仓。逃民大抵填幽壑,野哭安能达上方。蒿且可怜涂殍况,官人犹是急征粮。”

忧国忧民之情,堪比杜甫。

途经潼关时,她作诗《过潼关》:“路过秦州口,关雄控九州。重门严析钥,盘岭据咽喉。白日千岩下,黄河一堑流。东南标险界,行旅亦难游。”

诗句短小精悍、雄浑豪放、广泛流传,以致大诗人袁枚读到后,大加赞赏,认为此诗“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

可以说,王贞仪行事洒脱、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完全不输男儿郎。

 

03、毒舌王贞仪

除了学霸和女汉子人设,生活中的王贞仪,是直率和犀利的。

她的朋友写了几首诗,自认为还不错,就拿来请她指点。

王贞仪读罢,毫不客气地说:“调高而意率,才大而体浮,律整而气虚,功有余而力不足。”

什么意思呢?一个字“烂!”

闺蜜的朋友因为仰慕她的才学,就托闺蜜请她为新书作序,谁知道,王贞仪连闺蜜的面子都不给,翻了翻书就拒绝了,直言:“这样的人品和才学,不配我给他作序。”

有一年闹灾荒,有个官太太做慈善,手抄了一部《心经》,打算刊印发行,以求减灾降福。

官太太跟王贞仪关系挺好,也想请她作序。王贞仪照样是拒绝了,理由是:与其花钱修庙、供养仁波切,不如花钱救济救济老百姓,这样还来得实在一些。

奇女子王贞仪只活了29岁,临终前仍不改毒舌本色,她对丈夫说:“你家里穷,我先走一步,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王贞仪的这种直率和犀利,无需造作、未习世俗,显示出一种青年人的天真烂漫,也是一种不拘于形式的人之本性,简单、自然、澄澈。


04、斜杠青年王贞仪,“班昭之后,一人而已”

回顾王贞仪的一生,不可谓不多姿多彩。

11岁就阅读张衡、祖冲之等著名科学家的书,接触到了一个大不一样的世界;

16岁开始游学,一路去了北京、陕西、湖北和广东等地,在读万卷书之后,以行万里路的方式,丰富了人生阅历;

18岁结束了旅行,和家人一起定居南京。

古代女子一向很早结婚,18岁已到了待嫁的年龄,但她不顾陈规旧俗,依然埋头科研,18岁至24岁这几年,她把自己献给了科学事业。

25岁这一年,她结婚了,丈夫是一个叫詹枚的青年。

詹枚是王贞仪的好帮手,他与王贞仪一起读书,并协助整理书稿,还为王贞仪著作的出版四处奔走。这在封建社会中,实在是难能可贵。

因为本身身体虚弱,加上长期熬夜读书,婚后不久,王贞仪就就因病去世了,年仅29岁。

王贞仪对科学的贡献不言而喻,奇怪的是,国内却很少人了解她,更少看到和她有关的信息。

倒是在国外,王贞仪的名气却不小

2000年2月8号,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这颗小行星命名为王贞仪Wangzhenyi,代号43259。

2018年,美国哈维穆德学院的数学教授Talithia Williams出版了一本书《数学的力量》,里面专门介绍了对数学发展有过巨大贡献的女性,其中就有一章专门介绍了王贞仪。

在一些专门介绍科学家的外文书籍中,也经常能看到王贞仪的身影。一本名为《Women in Science》的书中,列举了50位女性科学先锋,其中就有王贞仪的故事。

甚至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她也是老外们喜欢描绘的对象。

清朝女子王贞仪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

她自幼博览群书、喜爱天文,坚持数年观测气象,在天文、算学方面都有独到研究,而且在地理、文学、历史、气象、医学等多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在那个女性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环境之中,非常之可贵。

她的故事没有秦淮八艳那么绮丽、有名,可她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卓绝的见识与贡献,远超吟风弄月的秦淮女子。

如果用今天的“斜杠”语境来介绍她,应该是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一言以蔽之,王贞仪学贯中西、博览古今、通晓天文地理,卓然不群,又超越时代,分毫无愧于“班昭之后,一人而已”的赞誉。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而那些推动它的力量,需要被怀念和铭记。

 王贞仪,这是个担得起“永恒”的名字。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贞仪:200年前的斜杠青年是怎样一种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kh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