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尿床她 患上重度抑郁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最近接诊了一位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中年女士。
在谈话中得知,女士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
起初,父母虽然对她要求严格,但好在她从小懂事听话成绩也很好,所以那时的她还算快乐!
可谁曾想,在她8岁时,却差点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毁了她的一生!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周末的早晨,年幼的她从母亲的尖叫声中醒来,发现母亲正站在她的床边直愣愣的看着床上那一滩还没干的尿渍。
生气的对她说:“你2岁就不再尿床了,现在都8岁了,怎么反而越活越倒退了?”
看着母亲失望的眼神,年幼的她非常羞愧。
可谁知第二天,悲剧又再次发生。
这下子母亲更生气了,吼道:“你是怎么搞的,昨天尿了床,今天又尿,我看你就是成心的!”。
看着母亲一边抱着湿被褥,一边回头恶狠狠的对她说:
“这么大的女孩子了,还天天尿床,每天把被子晒到外面,别人看见了你不嫌丢人我还丢人呢!”
于是她暗暗发誓,再也不能尿床!
为此,她几乎一到睡觉时间就不敢合眼,后来果然有一个星期都没有尿床!
但这样一来另一件麻烦事又出现了,她因为上课精神不佳成绩开始直线下降。
回忆当时情景,她哽咽的说:从那时起母亲对我好像就再也没了笑脸。
「的确啊!我成绩又差,还尿床。母亲又是个好强爱面子的人,有我这样的女儿,她肯定会觉得很丢人!」
如今快42岁的她,仍然没有改掉这个毛病!
因为这个难以言说的生理毛病,经历过两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依旧单身;尝试过自杀,却又恰巧被救,之后逃离家乡,独自到陌生的城市生活。
长期依靠安眠药和抗抑郁药度日的她,如今到了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的地步……
2、真正误她一生的 是母亲发泄的情绪
听完这件事,小铃铛心里很是难过,好好的一个女孩,却被这区区尿床毁了一生!
但我们仔细一想……
其实真正误她一生的并不是尿床,而是母亲面对尿床的态度和发泄在她身上的情绪。
之前小铃铛也讲到过,面对孩子频繁尿床,家长的过度责备会使孩子感到委屈和忧郁。
这会进一步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尿床的症状不但会恶化,而且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因此,为了让尿床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小铃铛必须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环境。
当然除此之外,大家也不要担心,轻微的尿床是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家庭护理方法得到改善的!
下面,小铃铛就跟大家分享:
到底有哪些家庭护理方法能正确帮助孩子改善尿床呢?
3、七招改善尿床
具体措施如下,请大家耐心观看!
1.干燥入眠
孩子的床上用品一定要保持绝对干燥。潮湿阴冷的床,会强化小孩尿床行为,这样也容易让小孩产生尿意。
另外让孩子养成睡前小便的习惯!
2.膀胱功能锻炼
督促宝宝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让膀胱在饱和状态再排尿。
除此之外,鼓励宝宝在排尿中间故意中断排尿,从数1至10,让孩子自主控制排尿速度,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3.精神鼓励
如果孩子尿床频率过高,也不要一味责怪孩子!
就像上面案例中提到的,父母过度的责怪会让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的心理,这样对症状的改善反而没有帮助!
因此,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这不是TA的过错!使孩子有信心同家人一起共同战胜病魔。
另外,如果孩子尿床行为在得到改善的情况下,请家长一定要及时的给予一些表扬和鼓励。
4.兴奋控制
小孩大脑太兴奋的话,也会在晚上产生尿意。
所以不要在睡前让孩子玩一些引起大脑兴奋的游戏或者看电视等等。
另外,一定要让小孩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
5.条件反射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总结孩子尿床时间和尿前行为(例如有的孩子尿前会蹬腿等规律)。
在孩子将要尿床前及时叫醒孩子,让孩子养成起床排尿的习惯。
这样可以让小孩形成条件反射。达到刺激膀胱和自行排尿的目的。
6.行为治疗
设置日程表,从治疗第一天起设置日程表,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
当宝宝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
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及晚餐中液体摄入量太多等。
当宝宝没有尿床时,把一颗星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7.饮食纠正
平时可以多给小孩吃一些补肾缩尿的食物,像羊肉、虾、雀肉、田鸡、狗肾以及鸡肠等;
还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薏米以及金樱子等,熬粥给小孩喝。
另外,请注意在入睡前三个小时尽量不让孩子的饮用水、果汁以及其他水分含量较高的水果。
晚饭也注意少吃流质食物,例如粥、汤等。
最后,小铃铛提醒大家:
如果孩子尿床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的情况,那么大家就要引起重视了。孩子的情况很可能是遗尿症!
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个筛查,找出孩子尿床原因,然后针对性给予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