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听了投资大佬张磊的投资总结,平淡无奇,但品起来蕴意无穷。
就三条:1.守正用奇;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一条,感觉用不上,应该是因为自己格局不够或者层次低,因而显得鸡汤。
用奇是当下绝大多数人的打法,守正顾不上了。大佬们的录音门、三点钟高喊”CEO们,要ALLIN区块链“、拔网线……所以第三条:下自成蹊就搞不动了,弄得人人躲。以后再忽悠,更难。世上的路,每一步都有痕迹。“未来一个人最大的资产,就是信用”,这话由李笑来说出来虽然有些反讽,但有道理。
作为韭菜,守正的话还能活着,没办法用奇(除非弄小密圈收点人头费),花大价钱租用各种大佬的奇,下场都看到了。
第二条,对普通人很有用:搞清楚不做什么最重要,不是忙着做什么,更不是觉得吃饭睡觉都浪费时间。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半径,是非常容易忽视的常识。那句很走心的话:GOD,grant m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that I can chang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that I cannot change,
需要用这个做基础: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比如,几个资深人士做出过这样的判断:数字币在全球经济下行中,极有可能走出单边行情。
虽然不敢苟同,但这个是我理解范围之外的判断,就要寻找他们的依据。
一个看法是,科技股泡沫消退、各种投资品下跌,让数字币走到了更多人面前。游资要找出口,这个法外之地玩得更666。还有一个角度,是从房地产中作为储值品的市场存量,看币市的发展空间。哪怕它的1%进入币圈……
但有两面才算一枚硬币。这些观点同样有他们的背面:游资要考虑合规问题,所以到现在跌到这个份上,并没有入场迹象。房产,尤其是我朝,就是老赵的资金池子,流速随心操控,不管升值空间(不会大落的,只会慢慢刺破气球)。不管在几线,毕竟想着看着几套房子心里踏实,共识太高。
如果这么看,比特币在不短的时间内看,是诗是远方,而现实的苟且还会更加不堪。上次比特币到过13万,所以下次创新高几乎是一定的。它之所以给人这个印象,是建立在以往历次牛熊交替的周期数据上。
但如果下一次的牛市是由技术上的大规模落地带来,那它的价值自然会回归市场属性,它的增长空间就要由使用属性决定。
既然在自己的半径之外,就得晚表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