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宗教建筑还有必要吗?

宗教建筑还有必要吗?

作者: 米拉的树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3:23 被阅读0次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Jack Pease Photography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综观历史,许多伟大的建筑因为宗教的影响而建造,人们为了能进一步接近更崇高的力量,创造出那些独特的空间, 传递出的影响——不朽,庄严,静默,以及虔诚——路易斯·康(Louis Kahn)认为其“不可估量”,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称之为“难以言喻”。如今,更多的人选择了世俗的生活方式,那么,宗教建筑是否已经无关紧要呢?

    2018年,梵蒂冈在威尼斯双年展的方案(罗马教廷展馆)被称为“一场既虔诚又世俗的朝圣之旅”。显而易见,带“宗教”色彩的空间发生了一场角色的转换,从一种标志特定宗教组织的形象转变成从整体上反映“精神性”的模糊空间。

    这意味着什么?建筑中的精神性是否还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否能为不同宗教信仰者以及不信教者创造同样的空间?话说回来,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空间具有精神性呢?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Mosque-Cathedral of Cordoba,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JackPease Photography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有趣的是,在几大主要宗教中,举行礼拜的空间并不存在某种基本形式,也没有什么重要形式。我们知道的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天主教的哥特教堂等,在面对权力变更的过程中,敬奉的宗教往往也有所变化。例如,万神庙(the Pantheon)曾剔除了异教神灵的雕塑,换上基督教的图像,建筑整体却保持了原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建立在各大圣地的许多建筑更是经历了从基督教堂到清真寺再到犹太教堂的转变。那些充满神圣意味的空间,不论敬奉何种宗教,都有着相似的类型特征,即利用光影与规模来唤起庄重感和虔诚感。

    万神庙(Pantheon,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Jun licensed under CC BY SA-2.0)

    即便如此,历史上少有宗教建筑同时敬奉多种宗教信仰。一个特例是阿姆利则金殿(Golden Temple in Amritsar,建于1577年),它四面开门,迎接八方来客、各种信徒。不过,过去那种希望通过建筑来区分不同宗教信仰的想法在不断改变,例如俄罗斯多宗教文化中心(Temple of All Religion),它结合了希腊东正教的穹隆、俄罗斯的清真寺塔尖、以及犹太教堂和清真寺常用的装饰细节,很难仅凭建筑外观区分宗教信仰。柏林的三教合一教堂(The House of One,2015年建造)更是集基督教堂、犹太教堂和清真寺于一体。

    俄罗斯多宗教文化中心(Temple of All Religions, Russia,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Maarten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对于以上问题的探索,还存在另外一种有意思的建筑方式,即那些位于机场、购物中心、医院、监狱、学校和政府建筑中的多信仰空间。这种空间如果不是有意找寻,一般不那么容易被发现。它们通常是四面白墙的空房间,隐身在不曾被建筑师们投入心力的某处,抱持不同信仰的人们在等候飞机或者接病人出院的时候可顺道前往礼拜。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院长Andrew Crompton探索了多信仰空间这一现象,将之描述为“缺乏气质的世俗空间”,“为了避免显得不合时宜、毫无意义,刻意采用了单调的材料,绕开了秩序和规范,像是一种建筑的噪音”。这种多信仰空间没有试图通过多种宗教的兼容来表达一种统一性,像多宗教文化中心那种奇特的折中方式那样,反而试图通过剥离一切能唤起神圣感的事物来宣扬同质性、调和性,剩下来的只有空虚。

    香港国际机场的多信仰祷告室(图片来源:© Wikimedia Commons user Chongkian licensedunder CC BY SA-3.0)

    那么,在宗教信仰人数比例急剧滑落之际,精神性空间或者多信仰空间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事实上,相比以往,这种空间如今更有存在的需求。Julio Bermudez的论文作品集《超越建筑:宗教空间的当代观点》(Transcending Architecture: Contemporary Views on Sacred Space)论述了当代文明发展如何夸大了存在主义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以及对“精神性”或“超验性”空间的需求日趋强烈。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兴盛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常常被大量图像、噪音和信息所围困,对用于反思和冥想以及感受寂静的空间的有一种难以忽视的需求。就此而言,建筑中的精神性可以完全脱离宗教组织并且承担一种全新的角色——通过建筑创造一处可供反思的空间,收获一种奇妙体验,窥见一方澄明之境。

    © Fernando Guerra | FG+SG

    想要创造此类建筑情景,可以向过去的建筑学习,无需通过宗教便可塑造自我反思与心怀敬畏的氛围。通过形式、空间、规模、材料、以及光线,精神性空间可以开始形成一种能施惠于当今社会的新的类型学。路易斯·康认为,精神性空间可以通过寂静的氛围与光线的运用来创造,这种想法体现在他的沙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项目中,在这里,是否抱持宗教信仰并不影响对神圣空间的构筑。他将建筑中的光影明暗表达成一种哲学思想,即使要创造一个黑暗空间,也需要利用充足的来自某神秘之处的光明来凸显黑暗的程度。沙克研究所实验室之下拢而不散的阴影与广场上的开放敞亮之间的明显差异强调了这里每一处空间中光线的特质, 强化了一种戏剧性的感觉和情绪。Robert McCarter在他关于路易斯·康的鸿篇巨著中描述道,虽然这个广场形式简单,它“与其它那些伟大空间一样触动人心”。

    沙克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Jason Taellius licensed under CC BY SA-2.0)

    关于建筑师们如何创建精神性空间这一问题,还存在另一种方式,即通过对自然的运用。古老枝桠之下的斑驳光影,海浪轻拍岸边的方式,这些自然的瞬间常常能带来宁静之感,赐予人们精神上的升华。在沙克研究所和卡洛·斯帕卡(Carlo Scarpa)的布里昂家族墓地(Brion Tomb)中,途经场地潺潺而过的水流带来一种时光寂静之感,那种精确和简单创造出一种绝对的空明之境。在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瓦尔斯温泉酒店(Therme Vals)项目中,水是整个建筑环境画龙点睛的一笔,与石英石墙的材质结构相辅相成地构筑了一个超现实的冥想空间。这些例子留下了关于新精神性空间如何建造的线索,将重点从某种宗教特征转移到了一种万物皆宜的统一空间。

    布里昂家族墓地(Brion Tomb,图片来源:© Flickr user seier+seier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我们对教堂、清真寺和庙宇等建筑类型乐此不疲的痴迷表明,宗教建筑始终持有分量。虽然我们可能已不再保持以往的传统遵循宗教教义,宗教建筑留下的影响却暗示着,它在当今世界仍不失为一种至关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新建筑类型。

    常春藤攀墙生长世纪不停,教堂从静默中悄然而起,屹然而立。

    - 马克斯·皮卡德(Max Picard),《沉默的世界》(The World of Silence)

    英文原文刊登于archdaily,链接:

    Is Religious Architecture Still Relevant? | ArchDaily

    作者:Yiling Shen

    译者:Huimin Zhang(米拉的树)

    译文链接:

    宗教建筑还有必要吗? | ArchDail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宗教建筑还有必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su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