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简友广场
答案在风中飘荡(三)

答案在风中飘荡(三)

作者: 飞扬_7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3:12 被阅读0次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在风中飘荡》这首歌词,是美国作家鲍勃·迪伦写的。他这首歌词是在美国二战后,他看到美国的现状后的一个感受。他内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压抑和迷茫。在他的内心,他是不希望看到战争的。

    歌词的第一段是整首歌曲的起始。开宗明义,直接就点出很多的意象。比如说“男人”、比如说“白鸽”、比如说“炮弹”。第二段文字的“山”、“一些人”还有这些人的漠然,他要转头多少次,假装没看见。没看见什么呢?没看见不公不义。

    越战在后来美国人民想来,对于他们国家的这种荣誉感,他们对于政府,对于军队,他们发动战争的正义性,他们之前是非常有自信的。比如二战,美国参战,他是以一种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的。这是因为美国的参战,一举荡平了法西斯主义。这就使得美国军队对于自己的政府是有一种信仰的。但是在越战当中,很多人对此就产生了怀疑。他们的信仰就崩溃了。因为后来美国人看来,越南人要走什么路,为什么我们要去管。越南人民如果喜欢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美国一定要阻止呢?这就使得很多人的内心的疑惑越来越大。当一个人的信仰崩溃的时候,一个社会必然会陷于消沉当中。

    “要转头多少次,他假装没看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嘲讽那些还支持战争的人。第三段落当中同样看到“天空”、“哭泣”直至到“太多人死亡”,每一个排比当中的第三个句式,往往就是最高潮。是他重点要突出和表达的部分。然后就进入唱和的部分――“答案在风中飘荡”。

    在那个年代,他恰恰通过在不断的反复循环,回环往复表达的意思就是,没有答案。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迷惘和彷徨。这就是这首歌要传达的意思。今天我们也有很多看不明白,看不透,大声疾呼的这样的阶段。当你的这种不解、迷惑、困顿在文章中、在语言当中不断地出现的时候,它能加强这样的语气。

    第一段的排比句之间有一个对比,再一个是放眼全篇,下边还有两个排比,同样还有两个句式跟第一个句式是一样的。第二段整个节奏的变化更丰富。第三段突出了他的无奈、彷徨和迷茫。

    最后附上歌词: 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水

    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 在风中飘荡

    是啊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 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才能够重获自由

    是啊 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

    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荡

    答案 在风中飘荡

    是啊 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

    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 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泣

    是啊 到底要花费多少生命

    他才能够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荡

    答案 在风中飘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答案在风中飘荡(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su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