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今年的各种变动和心情的起伏,当《奇葩说》第四季中谈到“奋斗的城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我要不要离开她”这个话题时,特别强烈的代入感,以至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两个观点,也始终在我脑海中打架,一直没办法做出决断,而奇葩说,恰恰像是为我的思维做了一场解剖,让我在迷茫之中,稍稍多了一点顿悟。
不要离开
我相信很多朋友跟蹦蹦一样,包括我在内,我们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我们留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留下来的意义。
而同样,因为蹦蹦跟我们大概是同龄人的原因,大家的思考,大家的着力点,也是如此近似。我曾经近乎世俗的对各种朋友,或者亲人,甚至很多泛泛之交的人说过,我希望留下,是因为我想在这里奋斗,因为这里给了我更多的可能和机会,可能要承受交通拥挤甚至雾霾还有更多更多的不便或者不喜欢,却能满足我对年轻的渴求,满足我折腾,满足我各种作,能够让我见识到跟我所经历的不一样的人生,让我知道人生的各种可能,让我多了许多选择,也让我增长见识和不断成长。
至少,这是这座城市吸引我,让我为之着迷的最大原因。
而少奶奶则是将某一类人群的想法扎根,扎心了来掰开说;我记得当初拒绝回家,希望在北京打拼时,跟父母说的,就是如果我待在家里,找一份轻松的稳定的工作,我的一生大概就能望到尽头。我知道也许一两年之内,通过相亲然后结婚,父母帮忙买房子,然后生小孩,沉沦在生活的柴米油盐当中,复制着我父母的一生。更诱惑的是,我们家是一个十分适合生活的城市,很安逸,生活水平也不高,没有刮风下雨,没有台风冰雹,没有沙尘没有洪水……实在适合养老的城市,可是我现在的生活不是养老啊~!我希望自己还能奋斗……

我明明知道回家很舒服,吃喝不愁,以后的路也不愁,可是……好无聊,这样可以预见的人生,好无聊,我希望能够趁年轻,来奋斗出自己的样子。

而我身上,一直以来的悖论,大概就是没有像少奶奶那样,找到自己最喜欢,并为之坚持的专业或者点儿吧,因为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到每个城市都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当你的事业在这里,当你工作在这里,逃避是比留下更艰难的事情。
奇葩说之所以奇葩,大概正是因为我们能看到不同的奇葩人生,少奶奶说自己是学传媒的,如果想要去空气好的城市,那就去大草原啊~!可是,大草原有机会让他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吗?大草原有节目,有综艺,有电影,有这样的机会让他去施展吗?肯定会比北京少的多的多!
而我自己的奇葩之处,或者说很多人跟我一样,有着这样的奇葩人生,我们工作后从事的岗位,大约跟我们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的同学或者同事会来来去去,我们的奋斗基础本身就是流动的,也许有的留在奇葩市,也许有的就各自奔天涯。但是不可否认,像北上广,不管怎么流动,它确实是资源的集中地,也会是政策以及潮流最先到达的地方。就拿少奶奶肖骁的传媒专业来说,这么多导演,这么多编剧,这么多的演员的人脉资源,他们都会在大城市里希望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这么多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的人聚在一起,人脉由此而生。
他的离开,也许对他的损失是十分沉重;而作为我们,一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来说,我们的离开,是否需要承担着沉重的损失?大约不会是对等的。而这样轻而易举的决定,也正是让我们烦恼的根源。我们既不能成为这个城市主动挽留我们的那种高精尖人才,却又不希望这么随随便便的离开,但是,离开对于我们来说,成本也貌似不是那么严重……
面对这一点,也许我应该怪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奋斗的基础,怪自己还没有弄清自己想走的职业道路,最关键的,大概就是我们离开的成本,还没有像已经成名的少奶奶离开的成本那样大,大到让他能够下定决心不离开吧~!

当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面对考试排名在我们前面的同学,会不会有很强烈的嫉妒,和让人不舒服的情绪?我有!
甚至在现在工作的时候,同事的PPT比我做的好,文章写的比我好,方案写的比我全面,我都会很不舒服,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有人比我做的更好?这种落差感,这种对自己的真实的认识感,会让我很不舒服。
可恰恰就是这种不舒服,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和好胜的心情,为什么我做不到,会去好好的分析别人的长处,我自己的缺点,会更客观的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最近上日语课程班的时候,自以为看过很多动漫的我就能够hold住全场,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有的同学已经达到了可以去考试的水准,却仍然会选择再去上一次课程班;有的甚至能够熟读日本小说或者作品集,有自己喜爱的作者,也依旧去上一次课程班;而我在这里面,只是一个看的动漫很多的零基础而已,正是因为处在强者环境,让我自己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和初衷,我不是一个多年的大牛,也没有付出太多,我的基础只是零基础,所以,别好高骛远,老老实实的在不舒服的环境里打基础吧!
以上,大概是我最近比较深刻的感受~
至于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陈铭老师,也许我们听的确实很感动,但鸡汤与真诚建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可执行。我承认,许许多多的人如果怀抱着对改善环境的真诚之心,或者希望能够拿出措施去改变,那环境大约会变得好那么一点。可是,他说每个月花几百块钱投入空气净化器,口罩等来改善自身的空气呼吸质量,这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用离开来解决;况且,留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起想到新的办法去改善环境呢?
这就让我呵呵哒了!
鸡汤,不,应该是毒鸡汤,最大的根源,就是在于理想国,在于不可实施,在于天真的假设。
他提到了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是可以买空气净化器,提到了我们每个人怎样去应对污染的空气和越来越差的环境,提到了如何去保护我们自己,却忘了他的初衷,是希望这一批留下来的人,能够对环境有所改善,能够去研究如何让环境变得更好,而给到我们的方法,却仅仅是我们自己能够如何去应对和处理污染的空气,治标而不治本。
是啊,因为我们每个人能够落实到可执行方法的时候,大道理,浓浓的鸡汤,往往就变成了如何的明哲保身,如何的让自己在污染的环境中生存,连自己如何保存自己都有点自顾不暇,哪里还有更多的余裕去思考,去执行,去找到改变空气的办法呢?这,大概就是鸡汤给我们最大的误解吧!
最后结辩,导师们总结道:
1、我是谁,我们是我们一系列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以及以其引发欲念的总和
2、要不要,这就是选择,选择有一个诀窍,更舍不得谁;
3、离开,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讲话,是不用负责任的;我们本身留在这里,就是最大的理由和说服自己的原因。
离开
而关于离开这个观点,臧洪飞老师提到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用来说服自己的一点。
我的离开,并不会让我生存不下去,我的离开,只是千万人离开中的一人,我的离开,只是迁徙行为中的一种;同样,我的离开,我为了让我活的更健康,更长久。
空气——>健康,而我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我不想挣再多的钱却有命挣钱没命花,所以,我选择离开。
这都是我们最初会考虑到的。
而关于如晶宝贝的观点——“离开要趁早”,正好让我想起来前段时间参加了某个读书活动,其中有提到了关于清醒思考的艺术。
而刚好,有了一个全新角度的讨论。
纠缠于沉没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是因为舍不得已经做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式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片段来自《清醒思考的艺术》
也许如晶宝贝没有说到那么上升的高度,却让我们不禁为之动容,直戳人心。每一个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都会选择是短期好,还是长期好。是啊,当我们在这个城市待了5年,已经舍不得离开;那么当我们继续在这个城市呆上10年以后,就会更舍不得离开;而如晶宝贝的话语,正是面对我们这群最终会离开的人所说。如果说最终选择将来一定会定居于此,那么这个辩题压根没什么好辩论的,但让我更感动的是,如晶宝贝说到了这个问题,或许她的内心也会有同样的感悟和立场,是啊,我迟早是会离开的;我们有很大一拨人,是最终会离开的,而她的建议,就是基于此,既然如此,那就趁早离开吧!
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的这个片段里,也为我们讲述了关于沉没成本,因为我们为此付出良多,投入了我们的时间,精力,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感情……这么多沉没成本,最终让我们难以释怀,难以放手,难以离开,却忘了,我们迟早要释怀,迟早要离开,迟早要决定,也许在我们纠缠于沉没成本时,我们却忘了,纠缠犹豫的时间,或许早就能够让我们适应我们新的开始,新的决定和新的感情吧~!
马东东结辩,让我大开眼界。曾经知道他观点犀利,能够从各种角度去思辨,却发现这一切都建立在广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伦敦因为北海油田;美国底特律是一个汽车城市,因为破产,所以环境才越来越好,是啊,我们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和后果吗?大都是不愿意的吧!
离开,是一种权利,自由选择的权利;而辩题中,离开的前提是“奋斗”,恰如矮大紧所说的“人生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奋斗往往就是对苟且的包装,奋斗不应该成为是否离开的前提,诗和远方也许更应该作为我们考虑的因素。
也许我们当中的很多,都做不到追求诗和远方,做到如此走心的选择,但是,我们应该留给自己这样选择的权利吧~!
我不知道我在这座城市,会呆多久;但我会有这样的希望:
1、如果我要离开,我能做到减少沉没成本的离开;
2、如果我要离开,我希望自己能够给自己离开的权利,而不会因为苟且,连这种选择都不留给自己;
3、如果我要离开,我一定要继续铭记那种让我不舒服的感觉,无论在留在哪里,都要去寻找那些能够让你真正不舒服,让你能够不断进步的人!
后记:写给一个彷徨的自己~!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