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良知之明,万古一日(一) ——读《王阳明大传》

良知之明,万古一日(一) ——读《王阳明大传》

作者: 小红云 | 来源:发表于2017-02-16 18:32 被阅读0次

  良知之明,万古一日(一)

                 ——读《王阳明大传》

                                       孙红莉

      非常荣幸加入了大观区悦享读书会,这次与大家共读的《王阳明大传》就是读书会赠送我的见面礼,再次感谢为筹建读书会辛勤付出的书友,在你们搭建的书香小屋里,我自得其乐,与尔同乐,不亦乐乎!

      王阳明这个名字在我心中一直是神秘的,说他是哲学家可是他的哲学理论我却不甚理解,说他是军事家,他的征战故事我也不得其详,他还是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等。阳明心学在幕府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王阳明更是英明豪迈、文武双全,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旷世罕见的大圣人、大豪杰,从某种角度说,阳明心学对日本人的影响远超过对中国人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日本人,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1909——2004),宋明理学研究首屈一指的专家,对道家、禅学也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为了研究阳明心学,他曾亲访中国八个省八十多个县市,行程两万余里,亲自捐款并大力募款,修复中国境内多处阳明墓和纪念碑亭,为中国人重新重视、重新认识王阳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对推动当代中国阳明心学及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阳明大传》共上、中、下三册,史料详实,从心学发展脉络的角度,叙述了王阳明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书中有大量王阳明的诗文书信,补充了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读起来有一些难度,因为书中有不少既是文言文又涉及深奥的哲学思想,我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浅见,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指正!

一、历史背景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不知是巧合还是历史发展使然,15世纪下半叶恰好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代,阳明学在明末臻于成熟,西方的文艺复兴也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王阳明是“明代第一心学大师”,也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功臣,阳明学是中国最早提出尊重“人的个性”的学说,王阳明创立的“良知”说,认为自我和圣人一样,生而伟大,存而无异,这种强调自我的主张正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时,我总喜欢把他放进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解读,这样事情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王阳明的一生经历了四位皇帝,从王阳明出生到16岁,明宪宗在位,大家一定看过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吧,明宪宗就是霍建华饰演的明英宗的儿子,三岁时父亲亲征被瓦剌军俘获,六岁时被废太子之位,十一岁时父亲复位,十八岁时继位,或许是因为童年过于悲惨的阴影,明宪宗个性懦弱,他刚继位时能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但在位后期时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王阳明16岁到34岁,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明孝宗堪称皇帝界的劳动楷模,自他登位始就没有休息过,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批阅奏章,不停地开会,早上开晨会,中午吃饭时间开午会,此外他每天都要听大臣的各种讲座(日讲),隔段时间还召集一堆人举行大型论坛(经筵),王阳明的父亲王华1488年担任经筵讲官,1497年担任日讲官之一,深受明孝宗的喜爱。由于他勤于政事,任用贤臣,所以明朝迎来了一个辉煌时代,史称“弘治中兴”,明孝宗被誉为“中兴之令主”,可惜王阳明的大部分功绩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军事上都在明孝宗之后取得的,明孝宗在位时,王阳明的内心还处于迷茫探寻阶段。王阳明34岁到50岁时,明武宗朱厚照在位,这位皇帝行为不羁,酷爱玩乐,他是历史上有争议的皇帝,一种说法是无道昏君,贪杯、尚武、荒淫无耻,另一种说法他能诛杀宦官刘瑾,在位时朝中也有一些贤臣,算是有真才实学。宦官刘瑾是明武宗做太子时一起玩的哥们,此人心狠手辣,贪得无厌,王阳明入狱、被贬就是宦官刘瑾所为。王阳明一生的哲学思想成就和军事功绩都是在明武宗时期取得,但是明珠暗投,生不逢时。王阳明50岁到57岁去世,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明武宗死后无嗣,由堂弟朱厚熜继位,明世宗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也欣赏王阳明的才华,但是朝中有不少嫉妒王阳明的大臣,阻止了王阳明到京城觐见,明世宗刚登位忙着夯实自己的根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二、家世背景

               祖父竹轩先生

      王伦(1421-1490),王阳明祖父。王伦生而好竹,在自家房子周边遍植竹子,每日在竹林中吟啸诗歌,世称“竹轩先生”。王伦淡泊名利,早年秉承父训,终成德才兼备之人。二十岁时,浙江各地富贾大户争相邀请王伦教育自己的子弟,凡是经他点拨的学生,其德行和学业都有明显长进。王伦心胸坦荡,认识他的人都说其有晋代陶渊明、宋代林逋之风。王伦的生活很清苦,靠教授弟子来维持家用。后来,王伦的儿子王华出任翰林,王华向朝廷请求将自己的俸禄分给父亲,而王伦却拿出其中一半用来照顾同族的子弟。

             父亲龙山先生

      王华(1446-1522),王阳明的父亲,曾经在龙泉山的寺庙中读书,所以后人尊称其为“龙山先生”。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与刘伯温是至交好友,王纲曾被朱元璋任命为兵部郎中,在前往广东督兵粮的途中遇海盗被杀,自此,王家世代隐遁不仕,生活贫困,王华的祖父王杰,母亲临终时对王杰说:“吾死,尔必仕。”虽然家族的男人们都淡薄名利,但是家族的女人们的心中却充满了对荣华富贵的憧憬,可惜王杰寿薄,去朝廷赴任之前就去世了。到了王华这一代,王家终于实现了荣华之愿。

      王华生得聪明俊敏,会说话后,祖父王杰经常抱着他教授诗歌,每次听完,他都能背诵出来。等他年龄稍长,家人让他读书,他皆能过目不忘。1481年,三十六岁的王华考中状元,被授以翰林院修撰。1488年参与编写《宪宗实录》,出任经筵讲官,负责给皇帝明孝宗讲读经书,1503年升任礼部右侍郎,接着又被升为礼部左侍郎(正三品)。王华气质醇厚,平生无矫言饰行,仁恕坦直,不修边幅,谈笑议论由心而发,朝廷之上,家庭之内,言无两样。他志操坚守,无论诸事多么纷杂,他都能从容应对,临危不乱。王阳明或多或少受到祖先遗德的影响,尤其是祖父和父亲的亲自教养,这些对王阳明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知之明,万古一日(一) ——读《王阳明大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uh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