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觉知原生家庭的怒气——在龙江社区的家庭教育讲座(799)

觉知原生家庭的怒气——在龙江社区的家庭教育讲座(799)

作者: A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6-02 17:09 被阅读0次

1,觉知愤怒

今天应邀去东浦头龙江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9:00开始,我8:45到,和社区的两位工作人员交流了一下。

有一个工作人员问我。如果孩子让你觉得生气了,你到底要不要打他?是否有什么标准答案呢?我说,打不打孩子。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比如说孩子做了违反底线的,让你非常恼火的事情,适当的打孩子也是可以的。

另外一个女同事马上就接口说。对呀,有的时候就是会被孩子气到不行,整个人都要抓狂了,因为我们也是有情绪的,你说,如果不把情绪释放出来的话,我们能怎么办呢?

我说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存在。特别是看到孩子不符合你的行为标准的话,你可能会更加的抓狂。

我跟他们说,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说你是不是生气,是不是打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比起你是否要打这个孩子更加重要。

我举个例子说,比如说你今天因为情绪失控,打骂了孩子,那么明天你是否会告诉孩子说,这是妈妈的错,妈妈当时情绪失控,那是妈妈的问题,妈妈是爱你的。

还是换一种说法,指着孩子的脸对孩子说,都是因为你,才惹得妈妈这么生气,所以我才情绪失控的对你大喊大叫。

前一种说法,孩子感受到的是你是真心诚意的跟他道歉,并且愿意和进行链接。

而后一种,就说明你是一个不愿意向自己的孩子认错的人,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内疚惭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我举了自己的例子,我说以前我的父亲相当的暴躁,他们让我感受到的是那种压力和郁闷,就是他们会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加在我的身上,比如说,我不允许有任何的错误。

一有什么错误的话,他们就会劈头盖脸的骂我,所以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也导致了我高考那年失败之后,陷入了抑郁症,失眠了10年的时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过程。

就是在这样的克服抑郁过程中,我用了许多年的时间,走出抑郁和失眠的困境。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是需要得到爱和支持。我们主要的爱是来自自己的母亲,无条件的包容。而力量和支持主要来自于父亲。

当一个人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包容的时候,他非常容易就陷入暴躁暴怒的状态。

2,原生家庭之罪

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昨天有一个孩子离家出走了,因为跟自己的父母发生了吵架,甚至还动手,他的父亲追赶他的时候,摔了一跤,把孩子给吓坏了,告诉我,他不敢回家了。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孩子想要。有一些独立的想法想要出来玩,但是父母执意不肯(出于安全考虑)。到最后争执升级,孩子看到父亲要动手打自己,所以他就跑了,并且还在微信里面跟他们理论说,你们打我我当然要跑,难道我是傻吗?

因为这个孩子之前经常被他的父母鞭打,他是家中的长子,是属于比较活跃的那种类型,父母亲对他有一定的期望,不过很显然的,孩子没有达到父母亲的期望值。

而父母亲因为工作的关系,所以很多时间是不在家里的,可以说这个孩子是有点不受待见,自己是野蛮成长。不过。当父母亲回来想要行使自己的掌控权的时候,他们其实没有好好的和孩子沟通,而是一言不合马上又要动手,所以这个孩子只能用叛逆的方式跑了出来。

还有更严重的,说根据我们公开的数字,就是每一年中国有10万个青少年自杀,有数千万人处于抑郁的疾病中。我认为,很武断的说,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正在制造着巨大的受苦受难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将成为这个社会中最不稳定的那一部分。将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些隐形炸弹。

所以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有保持这样的觉知,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孩子写作业不会我们会生气,看到孩子顶嘴就生气,那么这个怒气的根源在哪里呢?

我认为这个东西的根源是来自自己的原生家庭,来自你的父母。

我现场问那个工作人员,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曾经很严厉的对待过你。她点头说是的,他的父母都是老师,而且都很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们三个孩子,他们三个孩子也都上了大学,如他们的父母所愿。

但是带来了一个后遗症,就是他们也会把自己父母的对自己严格要求——传递到对自己的子女身上,所以这份焦虑感是被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的。

而当你没有保持这份觉知的时候,你永远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一些压力。他现在才一年级,你就想说他高中可能考不上,大学可能考不好。

可是你知道吗?那些考上985 211的孩子们,他们就因此而拥有了更加美好的人生吗?答案是不一定。

一个人是否幸福,跟你考不考上好的学校有没有好的成绩,关系真的不是特别大,最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活在那种充满爱和包容支持的氛围里面。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给给予我们一个支持的爱的童年的话,那么我们也不会变得匮乏。

比如韩寒,数学零分,不妨碍他成为作家赛车手导演。

对孩子刻薄,甚至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可能走上不归路。

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我觉得家庭教育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情,他要调整的是,阻止原生家庭那些负面的影响,不要让它代代相传,前提是,每个人都保持这样的觉知。

3,起跑线的焦虑

我还特意抨击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我觉得这是一句最不靠谱的话,因为这句话可能会让很多的孩子还没开始就陷入了焦虑中,而这会成为他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障碍。

假如你们看到说高三的孩子毕业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书本撕掉焚烧掉卖掉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多么的失败。他们辛辛苦苦的学习那么多年,凭借这些知识上了大学,可是,到头来却要把他们烧毁,这难道不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吗?

教育体制度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父母应该可以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有爱的,有支持的氛围里面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然后让他能够享受一些学习的乐趣,而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这样子孩子的将来才有可能获得幸福的可能。

觉知自己怒气的根源来自自己原生家庭,跟自己的父母和解,然后每个人才可能切断原生家庭给自己的焦虑感,才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三年第799篇

2021年6月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知原生家庭的怒气——在龙江社区的家庭教育讲座(79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uo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