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听了二年级语文课题组推出的一节《一只想飞的猫》这本书的读书交流课。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同学们都已经读完,并且也熟知这本书,对每一个章节也能基本复述下来。但我总感觉这节课的交流缺少深度和趣味性。
饶老师的这节课引发了我对整本书阅读的思考。我曾经带过两届学生,很注重学生的阅读,也尝试过整本书的阅读,但总是不得法。六年的阅读,除了推荐书目,更多的是学生的自由阅读。这次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整本书的阅读,不像以前,这事那事羁绊,很难有闲工夫去思考。
我打开优酷网,开始搜索整本书阅读这样的视频。胡学娟老师的整本书导读课《人鸦》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也和学生共读过《人鸦》,但我没有给学生上像胡老师这样精彩的导读课。胡老师拿到这本书,首先,让学生做到看封面——知书名、作者及出版社名称;看封底,明白这本书的系列丛书及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看封底插图,明白要选择的书目,再细读封底。从本书印刷情况明确它的需求量,在社会的地位,本书字数,会依据书号证明是否盗版书,从而合理选够自己喜爱的书。然后,通过了解这本书故事内容、人物和目录,激发了孩子读完整本书的兴趣。
我最想了解名家对整本书读完后的交流课是什么样的。于是我看到了胡红梅老师的课《小鹿斑比》班级聊书会,三年级时期,我和孩子们刚共读完毕,我急于看下去。
胡老师的课堂是让学生围坐在她周围,以聊天的方式展开,态度亲切自然,与学生融为一体,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放松,气氛更融洽和谐,就这样一节就在胡老师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中展开了。胡老师以人物对小鹿斑比的影响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在辩论、交流中慢慢推进学生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她说让学生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完书之后跟自己联系起来,“这与我有什么关系”?我领悟到了什么?比如今天的课堂,学生联系自己说到:学会的独立成长;学会了爱;学会了观察世界等等。
听完胡老师的这堂课,我深深被胡老师的气质所吸引:长发及腰,温文尔雅,谈吐自然,一位充满智慧的女性!我又听了她的一场讲座:原来她呈现的这堂精彩的、有深度的课,是经过十一年的钻研和坚持,才如此不着痕迹、游刃有余。我对她进一步百度,原来是一位资深的教育家!
胡红梅,深圳市如意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儿童阅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第四届中国“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2017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6阅读改变中国“十大年度点灯人”、深圳市十大阅读推广人、深圳市教育改革先锋人物、全国百班千人阅读总导师。曾两次参加全国儿童阅读论坛并执教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获第三期全国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出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一至六年级课程系列丛书。开发“七彩读”和“阅读树”,重建语文教材,为孩子们建立一份七彩阅读地图和一段精神发展史。
我马上从微信搜索胡老师的公众号,还真找到了,马上关注。慢慢阅读品味。
通过胡老师的课堂,和对她更深入的了解,让我懂了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也点燃了我要实践整本书阅读的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