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号,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十年的那一天,我来到北京。再度踏上祖国的心脏,全国的超一线城市,心情与第一次全然不同。而在北京,无数无数的“人”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在初到北京的,曾经年少的我的心里,北京的人和我这样的小城里的人是全然不同的。我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我站在北京夜晚的街道上,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卖香水小样的地摊前会聚集那么多人,而背着名牌包光鲜亮丽的女孩子让我感到巨大的疏离感。再至北京,已经长大的我眼里的“北京人”却“变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北京人”,特点也各不相同。
第一类是市区街道,以及公交车上的北京人。这类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或是在北京工作、上学的外地人。他们对北京的生活方式非常熟悉,自如地穿梭在街道与楼宇之间,在公交上会熟练地刷两次卡。我认为他们是北京整体城市风貌的展现者和构成者。北京作为北方为数不多的一线大都市,其城市风貌与南方的同水平城市非常不同。北京给人的感觉是大气利落。没有那些南方式的柔美或额外的修饰,一切都是直白而一目了然的。组成这一风貌的北京人也是如此。在北京,我发现这类北京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衣着得体。虽然并不都时尚,但每个人的着装都是符合自己身份的款式。出乎我的意料,北京的大部分年轻人都穿着简单的T恤裤子,脚踩一双运动鞋;中年女性大多穿着剪裁得当的连衣裙,样式简单的单鞋,男性大多是深色短袖配长裤,绝无油腻中年大叔之态;老年人即使上了年纪依旧梳着整齐的头发,穿着图案简单、面料舒适的上衣与长裤,不论是街上还是公交上,都不会出现赖皮、想占小便宜等劣态。这类北京人的嘴里时常蹦出“京片子”,发儿化音的时候舌尖一个劲儿地向后卷。而在这里长期生活的外地人则常常礼貌而安静。他们的气质是靠着多年的北京生活培养出来的,身处首都的自信,生活各方各面无微不至的便利,还有北方人都好的“面儿”,都让他们表现得格外优秀。外来者则展现出对这个城市生活方式和节奏的适应。不得不说的是,这类人确实会表现出点“优越感”。
北京西单第二类是地铁和景点的人。比起公交,地铁上有更多的“旅客”。景点更不必说,游客的聚集地。这一类人成分复杂,气质各不相同。一列列地铁上,有西装革履赶地铁的,有穿着邋邋遢遢的衣服随意坐着的,也有拿着大号行李赶路的。景点,拿国博来说,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粗犷随性的东北口音,有咬文嚼字的南方口音,有吵嚷着拥挤着的,也有条理分明地讲解文物的。这类人就像是从全国每个地区各挑选了几位代表到这里组成了大杂烩,哪怕只是在人群中穿梭几个来回,也时时刻刻在感受文化的碰撞,非常有趣。
国家博物馆门前,对面是人民大会堂第三类人相较前两类,多了些沧桑感和现实感——这类人就是车站的人。来到北京的时候,只是看到乌泱泱的人群而已,从北京站回程时,情景却大不一样。北京站的人极多,取票,检票,安检,上车,都是长长的队伍。安检的时候身边人挤人,行李箱和背包恨不能压着人的身体通过。太多人争先恐后,最小的缝隙也会被挤进来一个人占据一席之地。而候车大厅更是满到已经看不见哪里是座位,哪里是检票的队伍,就连地上也是密密麻麻的坐满了人。在这里,很多无所谓的坚持,比如完备的礼仪,比如精致的妆发,比如那一点强迫的洁癖都成了虚幻,虽然只是夏日里的平凡一天,但身处车站,心头就总会有点被现实挤压着的酸涩感。在炎热的夏天,背负着重重的行李,挤在空气不流通的候车室里,伸长脖子等待,只为能顺利搭上回家的列车。姐姐告诉我,春运时候的车站更是无法想象。北京站汇集的是所有中国人一些共同的复杂情愫,思乡,奔波,奋斗,生活的苦与甜……这些情愫就像候车室里不太好闻的气味一样,带着点心酸,又真切地缠绕着每一个人。
北京站 拉着行李箱出站的人群坐上回家的火车,渐渐远离北京,车厢内依旧充斥着人们热闹的声音。北京人,中国人,我们都带着家乡赋予自己的气质,一直穿梭在各个城市,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从未停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