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儿子学校搞了一个”莲韵自贸区”的活动,类似于跳蚤市场,每个孩子从家里拿出一部分物品,定好价格,与同学们相互买卖。
晚上儿子回家后,向我展示他购买的商品及交易清单,骄傲而又兴奋,小嘴巴说个不停,怎么买的,怎么卖的,叽叽喳喳,仿佛要把一切一字不落的全部说给我听。虽然我知道他一直很能说,但是我还没见他这么能说,以至于我不断地制止他:能不能先把饭吃完?
这个“自贸区”的活动,简直是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一个妙招,把数学课上学到的钱币、加减法运用到生活当中,又锻炼了孩子沟通交流、讨价还价的能力,把知识游戏化,把能力生活化,孩子们不喜欢才怪。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把学习游戏化的过程。
孩子是不是喜欢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然而,如果我们过度依赖于天生的兴趣,结果可能会失望大于希望。学习一种已经构建成为体系化的知识本就是不符合人类天性(不光是孩子,大人也大多不喜欢学习)的一种行为,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如何把学习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则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我向来倡导孩子适当玩些游戏是有益的。我在观察他玩《王者荣耀》的时候,看到他全神贯注、大开大合参与“战斗”的过程,仿佛一切置身事外。我就在琢磨,为什么这种游戏会这么受孩子欢迎?如何把一些游戏的特征植入到学习当中?
前段时间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游戏之所以好玩,一方面,是因为故事和场景设计的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合理的奖励和即时反馈系统。
那么,能不能尽可能的把这两点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之中,把学习游戏化呢。比如,前面提到的“自贸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设计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场景的,同时又有即时反馈的一种类游戏的学习方式。沉侵其中,孩子们学习过的知识尽情挥洒,谁还会想到,这其实是在学习?
回想起来,孩子一路成长走来,我们家这种游戏化学习的方式其实还是蛮多的。从幼儿园时期的比赛组词、找相同颜色,到小学阶段的成语接龙,口算比赛,当“小老师”出题阅卷(尤其看到我做错了,给我打×的时候高兴极了),查字典比赛、读书比赛等等。把学习设计成游戏的方式,孩子的参与热情非常高,而且一般都加入了积分奖励机制,分数适时更新变化,谁好谁坏、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再比如,利用即时反馈思维。孩子有次在班里竞选副中队长,我和他妈妈在家里帮他演练,现场打分,最高分10分。练完之后马上分析问题、指出不足,再练再打分,每次都能看到直观的进步,每次反馈都会有针对性的改善,分数一路上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甚至,最后我们觉得已经可以了,他还主动要求挑战最高分,足以看出这种游戏化思维的魔力。
或许有人会说,你这也算不上像样的游戏嘛。当然,这算不上真正的那种规则复杂、层层递进的游戏,设计一个像“自贸区”那样的游戏,也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办到。但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借鉴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思维,充分借鉴好故事好场景和即时反馈这两个特点,答对答错,加分减分,有目标方向、有成就感,让孩子在兴趣盎然中学到知识。
此外,除了上述两个特点,我觉得,要把学习游戏化,还有一个指标非常重要,那就是——难度适宜。我们玩游戏都知道,太简单了没意思,怎么也打不过去又很烦躁,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跳一跳就能够着”的才刚刚好,完成了就会很有成就感。这恰恰也是刻意练习的标准。
假如学校里不是模拟“自贸区”,而是模拟股票交易所,孩子们肯定就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难度太大,根本搞不懂。所以,难度要适当,既然孩子能学到新东西,又不至于因为太难而滋生厌烦情绪。
说到这里,不仅想到,孩子的学习如此,我们成人的日常工作又何尝不需要这种游戏化思维呢。
把一项枯燥无味、耗时费力的工作,想象成一个升级打怪的游戏,在脑海中营造一个宏大的场景,想象成一场披荆斩棘、凤凰涅槃的英雄之旅。我们认认真真做任务、练级、提升战斗力过关,给自己设定好等级和经验值。每一个熬夜加班的夜晚,都是持续迈出的进化升级的脚步,就像杀死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妖怪;每一个咬牙攻克的难关,都是一个加分升级的节点,就像打败了关底的大boss,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增长了新技能,获得了新装备。
长此以往,战斗力逐步提升,工作能力节节高升,里程碑一个接着一个,习惯成自然。回头一看,物是人非,已经不是以前稚嫩的自己。
把学习和工作当成游戏(不是当成儿戏),这是有效利用人类爱玩的天性。把枯燥和乏味变得其乐融融,让人生不再乏味,真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和实践的大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