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共性问题是因为对本学科和学段的知识内容缺少系统性的把握和理解,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不能切重要害。一方面,表现为教学中涉及大量零碎、无关联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并不重要的知识上,而没有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时间被大量占用和浪费;另一方面,教师很难找到学生真正难以理解的“迷思概念”,也很难去分析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困境到底在哪里,所以采用了大量冗杂的知识或问题去占据课堂,学生漫无目的的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去思考问题背后的目标导向和逻辑体系。
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学习设计,教师要对本学科有系统全面的把握,能够对本学科的“知识地图”进行确认,并能够以大概念为基础对学科的系统和框架进行建构。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也是基础概念。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大概念作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助手,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以大概念为内核,可以建丽关于学科的基本框架,对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此,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科大概念可以存在的误解,然后把学生设计建丽在这种极易产生误区之处,促进学习者反复探索大概念的相关问题,并使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通过分析大概念,我们理清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标准,确定教学的关键目标,并能够根据与大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定问题涉及的先后顺序,将哪些体现大概念、具有真正核心价值问题作为课堂探讨的重点问题和主要学习任务,而其他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资料来处理,学生更加了解学习的重点,也可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大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的学习必然走向意义化和深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大概念是什么,而且还要用高品质的学习设计来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展和学生的心智和判断,使其成为对学习和探究表现出极大兴趣与持续投入的终身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