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二年,关于教学的困惑越来越多。
第一学期:
必须一教材比较熟练,因为曾经代课时刷完了汉水丑生的一轮视频,给学生们进行了第一轮复习,做过很多题目;实习时又挑选其中某些章节进行了备课。
第二学期:
必修二教材主要是遗传学,这是高中学习重难点,我在备课时同一节内容我会在b站上看完两位老师的授课视频,某些复杂章节还会寻找第三位老师。写备课笔记时参考多本教辅资料,备课笔记上满满都是各种补充修改的痕迹,配套练习有智能作业及其配套试卷、教辅、教材帮、必刷题,有事没事就琢磨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上网搜索答案,所以每节上课时还是蛮有底气的。
第二年
仍然教高一。由于第一年已经对教材进行了详尽的备课,第二年远没有第一年有热情,在看了一些书籍后,产生了更多困惑。
①比如说给学生上课时,现阶段我还是倾向于给学生讲解知识点,但总感觉自己讲解知识点时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学生兴趣。
②有的知识点没办法讲解很清楚,因为讲解清楚需要涉及很多没学过的知识,如何抉择是个问题,有时候我自己还没能彻底搞明白。
③到底是做课件还是手写板书,做课件自己省时省力,但往往学生只顾埋头抄写,无法思考,不能及时内化;写板书时如何兼顾课堂效率?
④如何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其他,这是更高层次的问题。
写到现在,我突然发现我的很多困惑已经有了答案。仅用一张图片来总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