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逢年过节,在老家的打谷场就会放映电影,而且有专人解说。电影放映的那一天,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太阳还没下山,孩子们就搬了小凳子或草席去打谷场占位子,用以招待家人和外乡的亲朋好友。宽敞的打谷场,摆满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椅子,还有一张张颜色各异、宽窄不一的草席,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立体画。
当黑白的电影在星空下播放时,观众们专注地盯着屏幕,不识字的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员扯着大嗓门透过劣质的大喇叭解说着,男女老少都沉醉在剧情中,跟着主人公一起欢笑或落泪。那年那月,此情此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在小乡村里洋溢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下乡放电影那独特的景观也没能再现了。人们守着自家的彩色电视机,玩弄着手中的智能手机,并不缺乏精神粮食。
从此,我再也没有跟父母一起看过任何一场电影。因为我不大喜欢看电影,极少步入影院,所以也没想到要带家人一起去看一场电影。
“明晚有事吗?”晚餐后喝茶的时候儿子贴过身子问。“没事。干嘛?”我瞥了他一眼。“那我们一起去看电影,第一部潮语电影。到时载外公一起去。”“好的,好久没去看电影了。”老苏热烈响应。我把那句“有啥好看的”咽回肚子里,也答应了——难得一家子一起看电影。我想,不管电影好坏,让老爸见识如今的影院(播放厅)也好。我打电话告诉老爸,明晚格弟请我们看电影,他高兴地答应了。
今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我们冒雨驱车前往大地影院,准备观看潮语电影《爸,我一定行的》。光看题目,就知道是励志的。爸爸兴致勃勃地参观宽敞的影院,说:“现在的影院,设备很先进。”老苏说:“等带你们去恒大影城看巨幕电影,效果更好。”于是,我在脑海里想着爸爸到了那儿,会有怎样的反应,竟然有迫不及待带他去看看的冲动。
《爸,我一定行的》是用潮阳语配音的,能听得懂,但觉得不是用我们地道的潮语而有点遗憾。讲述的是一个叫369的男孩,自小母亲去世,老实善良的父亲拒绝再婚,独自抚养儿子,父子俩相依为命。父亲靠在大榕树下买肠粉挣钱养家,并努力积攒着儿子上大学的钱。但369调皮顽劣、沉迷游戏,最后被学校开除,游荡于社会中。父亲为儿子找了各种工作,但369做了一段时间就“炒老板的鱿鱼”,他要父亲买电脑给他,要开淘宝店,被拒绝了。于是他一怒之下到深圳创业,去做真人直播、推销假药。父亲赶到深圳劝说儿子无果,对儿子的表现伤透了心,一度闭门不出。最后369醒悟过来,回到老家,父子俩进行了掏心窝的交谈,终于达成共识,带着父亲一起到深圳开了一家潮汕牛肉店,生意火爆,369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说实话,我觉得这部影片内涵还是有些肤浅,表现手法也有些幼稚。儿子说:“这是第一部潮语剧,不要过分苛刻。”我笑了笑,是的,它的卖点就是这个,我们要支持本地文化。我问爸爸觉得怎样,他笑着说:“不错啊,演得清楚,能表达出要讲述的内容。”我对儿子说:“369的父亲,真的很可怜,独自抚养孩子已经够难了,而孩子的不听话更是伤透了他的心。”儿子居然这样说:“父亲也不理解儿子,儿子要做什么都反对,假如让369开淘宝店,也许会成功呢。这就是代沟的问题。”老苏哈哈大笑,说:“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见解,没有对错的。”
陪着家人看电影电影散场时,雨还是哗哗地下着。老苏去停车场把车开过来,儿子撑着伞送外公上车,然后自己才上车。汽车在雨中缓缓行驶着,车里,舒缓优美的音乐流淌着;车外,五彩斑斓的霓虹灯闪烁着。雨夜,陪家人看一场电影,倒也回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