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这个题目后,第一个念头竟然是好奇会有多少人抱着别的念头戳进来。不论如何,这是一本好书。今天刚看到卷二语言孤独篇,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不期而遇的感慨。
这本书是我在六神的文章中摘出来的,他说读蒋勋的《孤独六讲》曾让他热泪盈眶,今天读后,果然不虚此行。刚看完卷一时的我已经好多次都忍不住哽咽,多少有点感同身受的感觉。我想,读完后哭得越大声,情绪宣泄得越彻底,就说明这个人有符合书中所讲的孤独的特质。
作家的心灵向来都是细腻无匹的,今天总算有一些了解“心细如发”的境界。并且他们长了一双猫头鹰的锐眼,往往能够透过诸多社会舆论的表面探知本质。就像蒋勋解说的孤独,其实是如乐嘉在《本色》中所说的,“自剖式的解说总会鲜血淋漓,痛苦万分”,文笔温良一如他的畅销书中的语言,可是却掷地有声。
竹林七贤,秋瑾斩首,苏格拉底服刑……作者的宏观知识面是非常广的,所以直击人心的鲜明例子可以信手拈来。而作为读者的我,万分痛心下只能用眼泪宣泄。摘取了一个文中的例子:
嵇康被押上刑场的罪状是:「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无益於今,有败於俗」,这个罪状留在歷史裡,变成所有人的共同罪状——我们判了一个特立独行者的死刑。 有人说,嵇康怎麼这麼自私,死前还不肯将曲谱留下?但嵇康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享受孤独只可能是很少数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绝大数人都在看似繁华的生活背后,在孤独中挣扎与抗争。
真正的孤独不是大众眼里立闪的同情怜悯,窃窃私语,而是一种令人骄傲的心灵与精神的饱满和丰盛。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在自己的文章中谈过孤独,当时意犹未尽,因为我的文笔功力尚且不足,还不能够把内心强烈的感受生动地叙述出来,我想,这是一个需要一直谈论的话题,如蒋勋先生所说,不能因为是极少数的人的观点,我们就可以对问题视而不见。
所以,关于孤独,现代人应该要讲的会越来越多。
的确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你永远都在被孤独追逐。
情欲孤独只是诸多孤独中的一种,当你达到最低层次的情欲孤独——即解决生理渴望时,其实在那之后涌来的巨大空虚和若有所失才是真正的情欲孤独。
我相信,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
—END—
我是诗意,95后拼命少女。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点击右上角加个关注吧。
如果读了我的文字有感触,点个赞再走吧。
我在这里,在这里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