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这回事,可能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市面上吵吵嚷嚷的某些东西相反。
比如我要摆出几个事实:并非人人都能写作,零基础不可能12节课、24节课、36节课之后就一跃成为大师,写作是一门专业,写作需要技巧,写作挣不了大钱,学写作你得脚踏实地。可能背地里就有人要骂我断了他们的财路。
如今有种现象很有意思,就是有非常非常多渴求“知识”的人在互联网上花重金购买“知识付费”,一般是看哪个平台的文案写得多好,吹得多响,请来的腕儿多大,就去响应哪一家,但具体是什么人在讲什么东西呢,就不太细究了。比如我看到某平台挂出了“皇帝专业户张铁林为您细说乾隆”的招牌,我就……他演皇帝再多他也不是皇帝啊,他跟乾隆能有什么关系?
就算请的的的确确是本专业的大牛,结果来讲最基本的初级知识,有些还不如义务教育教给你的。价钱定得高高,再给个折扣,大伙心想赚了,赶紧买。其实呢,杀鸡焉用宰牛刀?
也有些比较老实勤恳的人在做一些真正专业、朴实、细致的课,不给你去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道理该怎么讲就怎么讲,结果学生急眼了,“这不对啊老师,别人那可说小白学了能月入百万呢,讲的我也听得懂,你这只让我看书,又是福克纳又是奥康纳的,这都谁?完全看不懂,你是不是在唬我?”
那您这种叶公好龙之徒就哪吹得好您往哪去得嘞~!
我当然知道很多人不是为了想学什么才买课,只是想把自己心里那点莫名的空虚和焦虑填满,谁不知道学真本事要下苦功啊?他们肯吃苦吗?他们不肯!他们还会说“我可努力了,我日更着呢,好多人给我点赞,我觉得我这样特别好”来自我安慰。花自己个挣的钱骗自己,心里可美啦,那我还跟他废什么口舌?!
十来年前有部皮克斯动画叫《料理鼠王》,里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是“If you are what you eat, then I only want to eat the good stuff. 现在我要说,如果你阅读什么就代表你能写出什么,那么你应该只阅读好的东西。
可能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没有看过真正好的作品,去学习文本,去了解作者——不是像语文课外阅读里揣测作者的“中心思想”“表达了什么”的那种了解——那么你可能就只能停留在你“看得懂”的那些作品的水平上了。
我们当然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先从现在已经出名的作者身上学到一些速食的经验。但如果你懂得时间成本的珍贵,那么花同样的时间,你应该去学真正的大师的宝贵经验。打个比方,你从一个80分的老师那里只能学到60分甚至更少的内容,如果一开始就让120分甚至更高的老师来教呢?
也许你会说这些大师作者的国籍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你不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符合现在的实际、符合“国情”的东西。所以说这就是你们的狭隘所在,大师经历过那么多考验,时间、时代的考验,依然能经久不衰,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具有普世价值。经验不是摆在明面上的,写作技巧不是随处可见的。你得透过一些表象去挖掘作品的本质才能获得。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和你一样首先是普通人,甚至要比你再糟糕一些。究竟是什么令他们去写作呢?为什么他们写的就是经典呢?看不懂的就是门槛,你肯不肯再往上一个台阶呢?
前些天我在豆瓣看到一篇文章,是《T.S艾略特传》这本书的译后记,标题名为《“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罪人、诗人和圣徒艾略特》。
加上注释,这篇文章足有13856个字,我细细地读了半个小时才读完,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摘录如下:
……同样着迷于展现作家生涯的科姆·托宾在《大师》中对亨利·詹姆斯的洞察或能向我们展示这空白的面貌:“他把那么多私密的东西变成了文字,但他最需要写下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被读到、不会发表、不为人所知,也将不被人理解。他为此感到奇怪,又几乎难过起来”[7]。任何一个严肃写作的人都面临相似的问题:最需要言说的,恰恰是作品与传记性事实所共同缄默的。但也恰是这样的留白给了好的传记流动的空间……
这在重述艾略特的人生时显得尤为必要。面对艾略特的人生时,我们或许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写出一流作品的人,是否可能度过三流的人生?艾略特的人生充满了可能构成三流人生的种种素材;或者说,它在许多关键事件上是堪称惨淡,困窘,甚至失败的。他二十二岁离家前往欧洲,后来终生客居英国。他在1933年与妻子薇薇恩强行分居,不体面地逃离了近二十年地狱般相互折磨的婚姻,为躲避妻子追踪在破败的牧师宿舍里东躲西藏,几人共用一个窄小的卫生间。将近五十岁时,他与瘫痪的批评家约翰·海沃德同住,每周推着海沃德的轮椅带他出去散步,但大部分时间离群索居,把自己关在公寓背阴面的小房间里,窗子望出去就是毫无诗意的通风井。他婚姻不幸,颠沛流离,成年后就极少尝到家的温馨。与薇薇恩分开后,他先是走近了艾米莉·黑尔——他新英格兰血统与童年的化身——又走近了勇敢风趣的英国女人玛丽·特里维廉,最终却让她们都心碎了:薇薇恩的痛苦、疯癫和死亡折磨着他。最后,已近七十岁的他与仰慕他的年轻姑娘瓦莱丽·弗莱彻结婚,但此时他的人生也即将结束。
这分明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我们羡慕他的成就,但未必会愿意与他交换人生。传记以“不完美”为题,既是从外部视角对这些事实的打量,也是对诗人内心渴望的体察: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不完美,而他对拥有完美心灵的渴望也比我们大多数人来得更加迫切。一个人是否可能怀揣对崇高的渴望却依然做下错事,又因此永恒地背上道德重负?这是艾略特的人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时往往绕不过的问题:他与我们一样跋涉在善与恶之间广阔的灰暗地域,经历荒野里的诱惑,也曾至少有一瞬在求生与害人之间进退两难。这让我们需要艾略特的故事。而戈登对这些故事的讲述是足够准确、温厚的。她并不枯燥地罗列事实,也不急于对幽暗的生活情境作道德评判;她以细腻的笔触呈现的,是一类源自诗人生活内部的理解。她对艾略特皈依的理解就是一例。
二、“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
……题为“皈依”的一章,却在第一页就稳稳地扎下第一位妻子薇薇恩的身影……甚至这样说也不过分:皈依被书写成了一场痛苦的世俗婚姻的回声。薇薇恩就是艾略特最大的道德问题,而在这场婚姻中对罪的发现也直接通向皈依。
利索的抽丝剥茧之后,皈依这一举动凌厉的多面裸露出来,有的在光下莹莹闪动,有的却宁可待在暗影里。……这本传记的第六章与在内容上接续它的第九章都分明暗示——也仅仅是暗示了——一个更为幽暗的可能性。戈登(注:本书作者,下同)为皈依这场戏搭建了一个舞台,像《哈姆雷特》中的《捕鼠器》一样,为我们呈现了两出皈依剧情里的戏中戏:艾略特自己的《斗士斯威尼》和托马斯·米德尔顿的《变节者》。
两部剧都来自皈依刚刚发生的1927年。在《斗士斯威尼》和它的续集《家庭团聚》中,一个男人杀死了一个女人,或者动了杀死她的恶念。《变节者》里,碧雅特丽丝为了爱人雇凶杀死了未婚夫,这恶行却最终将她与凶手和他背负的罪本身牢牢地捆在了一起。在这一切剧情中,害人的行动甚至念头本身都变得像前情提要一样无足轻重。要紧的则是这之后杀人者手上洗不去的血印——哪怕他只动了杀人的念头,这对自身恶的发现就足以把他从无善恶的天真的伊甸园打入荆棘人间。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在婚姻旷日持久的折磨中,艾略特是否真的动过杀妻的念头,哪怕只有一个闪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保持警惕,这也是为什么戈登在这里数度点到为止。但她意味深长地将我们的目光引向艾略特对《变节者》的点评:“一个并非天生恶劣、却生来不去负责也不大成熟的人,突然间被困在了自身行动的恶果里。这样的悲剧在任何一个时代和国家都上演着:一个生性与道德无关的人,突然困在了卸不掉的道德的重轭之下——而这道德并非人造、却是天然的。他也将因此为本来漫不经心的举动承担后果。[杀人的]碧雅特丽丝并非一个道德动物;她只能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了。”[8]我们越咀嚼这些句子,就越感到这几乎是艾略特沉痛的剖白。他审慎地将人的“天性”(nature)形容为“与道德无关”(unmoral)——这道德的真空甚至并不等同于对道德的“浑然不觉”(amoral),因为后者已经预设了对道德的某种知觉。对道德的知识于是只能是后天的。但与此同时,它又听命于一个更高的秩序:它并非人造,而是出自“天然”(Nature);它是人无法左右也无法躲避,必须与之狭路相逢的。人间的道德知识与天成的道德秩序之间,横亘着一道悠长的阴影,这恰恰也是人的悲剧所在:我们的道德行为往往先于道德知识,却又不得不没头没脑地被抛掷到险恶人间的洋面上去。
译注:
[7]Colm Toibin, The Master(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10), 9.
[8] T. S. Eliot, ‘Thomas Middleton’ (1927), Selected Prose of T. S. Eliot, ed. by Frank Kermode (London: Faber & Faber), 190.
当你得知一个作者秘而不宣的人生时,你更容易拉近你们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与在看作品时的那种接近不同,你会更明白那些情节的合理性,“我们原来同样脆弱”、“如果是我该如何选择”的感受会尤为明显。不过请不要把这与看明星八卦等同起来,了解明星的人生并不能帮助你理解他们的“作品”,但了解作者的人生,除了能帮助你理解作品,还能让你在下一次下笔时如有神助。
我用加粗标注出来的句子,就是我所说的“普世价值”,你们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看一下这篇译后记的全文,仔细体会作者与读者之间细微又紧密的联系。
还有一点就是,“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这句话让我联想起最近看的电影《此房是我造》,与艾略特在作品里的“释放天性”相反,电影里的主角更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残暴的杀戮,毫无道德可言,毫无人性可言。主角用大量的剖白赤裸裸地展示着自己的狂傲,最后因为贪婪和侥幸心理坠入地狱,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迷茫的神色,仿佛正应验了这句“边下地狱边体会道德”。当然这部电影其实暗含大量导演本人的深意与尝试,我们在这里按住不表。
我说这些是想表达,当你终于读懂一部好的作品,它还可以帮你读懂更多。
而当我们身处一二三流甚至更糟糕的生活,我们为什么却只能写出三流的作品?该反思一下了,是生活待“我”不够痛吗?是“我”不够敏感吗?是“我”的能力到此为止了吗?
我还是希望大家跳出自己的生活——最近又开始流行跳出舒适圈什么的,也不是这个意思——我希望你们去做“兔子细毛顶端的人”,你们要用经典的作品作为阶梯,去站得更高一点,看到更多更远的世界。或者低下头仔细探寻你所写的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那些爱恨、那些青春、那些所有你笔下的情绪,它们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为了充分表达还有什么没有做的,还有什么是你藏着掖着的?
如果真的是能力有限,那么请到此为止吧,这世界可不只有写作这一种令人发狂的营生。
如果你真的想在写作这条路上破釜沉舟,那就快点跟上我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