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5.16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新秋 杜甫

2024.05.16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新秋 杜甫

作者: 锦山阁 | 来源:发表于2024-05-15 05:10 被阅读0次

新秋    杜甫

火只犹未敛奇峰,

歆忧初惊一叶风①。

几处园林萧瑟里,

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

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② 期再献,

夜深搔首叹飞蓬③。

【汁释】

1一叶风——见七绝《立秋》一诗注。

②金门——金马门。汉宫廷中的一道门。司马相如曾经在这里向武帝献赋以求任用。

③飞蓬——蓬蒿衰草秋来随风飘转的意思,后人有很多用法。《诗经》“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这是说对丈夫的忠诚,自从你(伯)到东方去了以后,我头也不梳,象乱茅草一蓬。也有用作落魄不得志的,随风如转蓬,就是这类用法。此句的意思是说发如飞蓬,比喻弃逐迟暮不得志的意思。

【讲析】

“奇峰”二字写尽夏云,用一“火”字为下句作陪衬,表明秋虽来而暑未消。“欹枕”,欹(qī) ,歪斜一边,红末人倦之态;一叶风,又觉与夏天不同。夏去于无声,秋来于不觉,感凉风而猛觉物候的变化,故曰“惊”。刻画新秋二字,一开头已说尽。秋来了园林草枯叶黄,妇女忙于女工,砧杵声闻,这是秋天的一般景色,诗人巧妙地用“几处”、“谁家”来描写“初”字,虚中见意,既云“几处”、“谁家”就有迟有早,有明有暗。三联再写蝉声虽有,已不是夏日的长吟,而是发出断断续续的悲鸣;萤火时高时低地在夜空流动。以上各句都说万物感节应候。末两句说到自己的打算,也应随时代的变迁而行动,想再度献赋(杜甫曾献过《三大礼赋》),可是只不过叹息一阵罢了。

这首诗脉络贯通,又处处照应新秋的新字。写诗的时间应是在听到肃宗即位之后,所以才有“再度献赋”,以求新主见用的想法,如果在玄宗时,诗人已献过赋,并作左拾遗,是用不着再献的了。明确了这一点,那这首诗的“言近旨远”的艺术方法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首联写节序之变喻肃宗受禅即位于灵武。肃宗毕竟是新主,安史之乱尚未平复,犹火云未欽奇峰,但毕竟新皇即位有一番新气象,故初惊一叶风。领联,颈联,从天时、人事、虫鸟之微都应候赴节,喻人心思治,各展其能,为新朝尽力。因此尼联说到诗人自己应怎样对待新的王朝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尼联虽欲再向新皇献赋,怎奈自己已老迈无力,首如飞蓬。“搔首飞蓬”四字有几层意思:一叹自己之年老,二表自己之忠心,如“自伯之东,首如飞迷”,三叹此时之飘泊。

相关文章

  • 新秋(杜甫)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 读《千家诗》札记

    昨晚,我拿起《千家诗》,拜读了几首,对两首诗有了新认识: 一 .绝 句(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 ...

  • 月夜忆舍弟并译

    月夜忆舍弟 作者:唐.杜甫 译析:石宏博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

  • 《杜甫诗选注》

    浅谈杜甫的人格与诗风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公元712年,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胜而衰的一...

  • 九日蓝田崔氏庄并译

    九日蓝田崔氏庄 作者:唐.杜甫 译析:石宏博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

  • 壬寅孟秋里的风雨味道·01

    新秋的雨 不密,不疏 依然倾泻如注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以杜甫经历导入) 二,析题(从为的读音入手) 问题设计:茅屋被秋风吹破是件高兴的事吗?本诗的感情基调...

  • 自知

    自知白发非春事 谁见青丝惹秋心 且将红颜好纵酒 莫辞绿蚁负青春 2015.8.10 注:【自知白发非春事】出自杜甫...

  • 国学取名~~最新版3

    十一章、《唐诗》《宋诗》《千家诗》取名 91、(雅字小合集)雅儒、儒雅、澹雅、尔雅、雅望、清雅 杜甫的《咏怀古迹》...

  • 国学取名~~最新版3 - 草稿

    十一章、《唐诗》《宋诗》《千家诗》取名 91、(雅字小合集)雅儒、儒雅、澹雅、尔雅、雅望、清雅 杜甫的《咏怀古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5.16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新秋 杜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jv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