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词/文

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我从自己微信收藏夹里找出来的一篇文章,依稀记得是一位老师发在群里,说常常会拿出来读一读的一篇文章。很好奇,所以我也收藏了,也读过几次。
我想他之所以要反复反复读,有两层意思,第一,当生活又一地鸡毛时,当自己陷入情绪低潮时,可以激励自己重燃斗志;第二,文章写得如水般流畅,举重若轻之间隐隐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思想的力量。作为新媒体文字从业者,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地方。
我将仍用安叔的三层分析法,来学习今天的文章。
第一次拆解练习:拆解《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
第二次拆解练习:拆解《这是富兰克林送给你的12条自省箴言》
公号:十点读书 作者:蔡冲/菜刀少爷
今天我选择拆解的文章来自十点读书,《不想上班的时候,你就想想这5个字》,首先公布一下,是哪5个字呢?对了,正是“常态化的努力”。
01框架分析
作者用哪几部分来支撑“常态化的努力”这个主题呢?全文共5个小节。
第一节,用一个鲜活事例,引出主题立意:“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第二节,列一些常见场景,表现常态努力的反面。
第三节,努力常态化的人与普通人,面对事情或人生不同的态度。
第四节,真正的常态化是指什么,更重要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现实。
第五节,得出常态化努力的底层思维逻辑。解决底层,其他都不是问题。
02逻辑分析
从框架分析,可以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从开篇举例引出立意,再到列举一些反面现象,接着展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再剖开真正的常态化的高大上面孔回归平常。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表象,用李笑来的话说,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物种。而且正因为牛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深刻。最后第五节,指出底层逻辑,希望人人能触底反弹。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在能改变的部分,做就做到极致。对于牛人,极致就等于日常。
03行文分析
001 一开始直接讲故事,眼前仿佛就看见一个掌控生活的牛人。再从一个人,扩展到一个群体,引出有那么一群真正努力的人,常态化的生活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
这些努力,不需要心理建设,不需要自我说服,不需要意志力驱动。这些努力,是潜意识中的自发行为,是肌肉记忆的习惯动作。
在我的视角里,这些点点滴滴、无人关注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002 在第二节文字,第一句是总起,接着列出4个场景,很眼熟吧。健身计划泡汤,学英语的雄心,下班后学习的决心瞬间被打败,在沙发上消磨时间的常态等。
接着,用了一个类比。“你的生活特别像那本六级单词书:书的前一小段被翻看了无数次,页角都皱了;但后边的内容,崭新如初,少有触及”。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努力常态化是牛逼与否的分水岭,各自延伸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轨迹”。接着用几个句子,表现了这种分水岭,瞬间的激情是有的,而且多数人也是常立志,大多结果都付之东流。最后说明原因“努力不是重点,常态化才是关键”。
003 第三节,展现了牛人和普通人不同的状态,其实首先就在于态度不同。开头第一句就指出牛人进入状态,不需要过度,简单秒到。而普通人则“干活看心情”。
状态不好,身体微恙,就不干活了?不存在的。这么娇贵,哪里是成事的样子。你玩王者荣耀,刷微信淘宝,需要心理建设么,需要状态好么?
接着用几句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现了普通人常展现的样子。最后举了一个故事,引用了一个改造后的句子,原话应该来自李敖。
004 第4节指出了社会上的真实状态,先引出两个小例子,从身边朋友同学入手,接着说出社会现实,不是要传播什么毒鸡汤,而是现实原本残酷,你还悠哉,只是你没有认清现实而已。你的偶尔努力,却是人家的标配,那你想悠哉游哉成功,凭什么。
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不经历5至8年、每周7×12小时的创业奋斗很难有大成;一个草根,想在北京有所成就,每周60个小时的工作量是标准配置。
5×8小时的时间表,远远不足以支撑你出人头地的。你家境平平、智商普通,你只是玩玩打打、优哉游哉地做一做,就想成功,凭什么?
我不认为那个运气万里挑一的人是你。刚加了两次班,就觉好感爆棚、天下在手,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出息。
005 开头抨击了“努力无用论”。提出个人人生公式:“成就=天赋×运气×努力。其中,只有努力是我们唯一能掌控的东西”。接着提出“时间”这个维度,不能停不能急。让努力融入自己的内在。
这一段,用“可控的”“时间维度”“世界运行规律”等关键词,将努力提到一定高度,愿景越高行动的动力越强。努力常态化后,结果亦交给时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才符合世界运行的规律。
持续而稳定的输出十分重要:拆开来看,只是一件件的小事;时间长远,便是天与地的距离。
这就是努力常态的意义:当努力的因子融入你的血液,当努力对你根本不算一个要求,相信我,你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自己。
拆解小结:
文章选题立意直切当下在职场和生活中奋斗的广大人群,每一部分字数均衡,字里行间似乎是鸡汤又不得不服,因为那都是现状,只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要不要改变。
当我们不断一读再读,似乎它有一种把我们向正能量回拉的力量。努力还是有用的,只是看你的努力是伪努力,间歇性努力,还是逐渐在向常态化努力靠近。
再加彩蛋:
当完成以上文章时,将链接转发到拆解群和鱼老师的写作群,是的,这篇文章我记得收藏时正是鱼老师推荐的。于是“以文会友”又得到老师的指点。学习又进一步,岂不可喜!
鱼老师昨天正好发布了一篇公号文章,《飞驰人生》和《头文字D》原来都教过我们这个道理。他告诉我,上文和此文,其实结构上很像,都是“引出—总结—细节分析—总结”。大家读来,看看是不是?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样的结构,多多练习。
我就不具体再写了,直接贴上同行小伙伴尹雪玲的留言记录,是不是要为她拍手称好呢。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