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玩具,没有美丽的外表而体验到没有价值,卑微,渺小的感觉。
长大以后我们不断的努力,也不断的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却还在为所有世间的价值,比如名声、称赞、批评、关注、忽略、快乐、得到、失去,所有的这些而重复,强化相同的体验。

有人因为小时候妈妈给她穿一件又小又破没人要的破棉袄,让她对物质好渴望,觉得自己好匮乏,让她在以后的人生里不断的强化这个不配得的信念。
有人会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不能学特长,现在终于又有时间,又有钱了,让她想去满足当时的心愿,却还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快乐。
有人会因为小时候妈妈总是说家里穷,别人瞧不起,现在哪怕自己早已事业有成,依然要把这个低人一等的感觉隐藏起来,不敢呈现真实的自己。
到今天为止,哪怕我们早已可以实现小时候的愿望,可内在依然害怕再一次体验到那个匮乏,依然时刻处在战战兢兢中,好想把这个不够好隐藏起来,可是不管怎么藏那个感觉好卑微,好渺小,可怜兮兮,那样的一个孩子依然在自己的内在,我们依然会对这个故事去认同,心里一直藏着这样的秘密,也不断的让自己受苦。
那个生长在身体的记忆会用感觉冷,痛,麻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会想要去挣脱,想要去拒绝。
我们会基于证明去做自己小时候觉得遗憾,没有得到满足的事。
基于证明的做,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做,就是会永远都不足够的,就是会不断的受苦,可是那个感觉太真实了,深入到我们的骨髓,同时我们也认同了那个故事,在外面加了标签,化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不断地压迫着自己,不断的推动自己去做很多并不喜欢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有想去拖延做某些事情的习惯,其实是内在有一种抗拒,心里越多应该,越会对那个应该产生排斥,那个不舒服的感觉会让我们选择远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做作业?因为他的脑袋里太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作业,应该要好好学习,但是那些因为做作业,被父母强化的气馁,伤痛的感觉一直都在,是那个不舒服的感觉让他一拖再拖。
这也是为什么夫妻之间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愿意靠近彼此。也是那些不舒服的感觉,那些伤痛拉开了彼此的距离,让自己想要逃离,要不然不回家,回家就看电视,睡觉。
我们去见客户不是困难的事情,但也并不是在自然的状态里面很享受的事情,因为我们一般都对他有需要,无意识的就想要讨好,对自己有一些委屈,哪怕是自己擅长处理关系的人,也会有逃避。
我们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的能够诚实,没有做真实的自己,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了,但是我们对这个部分又没有真正的觉察到,也没有去处理,下次有类似的情景的时候,那个不舒服就会自动涌动出来,让我们不想去做可能让我们不舒服的事情。
在关系中一点都不轻松,因为没有能够敞开的跟她们交往,总是带着一份小心翼翼,讲话做事都是很谨慎,哪怕你也成功的结交了这个朋友,但是最终你受不了她在你心里的不舒服,就会自动的去远离他们,让你跟他连接真的好为难,如果能够不连接,就一定不会去连接,因为内心真的很抗拒。
当我们没有去处理内心的不舒服,只是为了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更好,所以被迫去做,就会更加的讨厌,更加的厌烦,也在强化这个抗拒。
当我们的内在一直藏着一个目的和需要,就会经验到低人一等的感觉,但是这个低人一等又不想被他看见,不想去面对这个,相处的时间越久越经验到低人一等的感觉,哪怕是他真的在这个过程中给了自己很多帮助,还是不想去靠近他,还是会一拖再拖。

如果我们工作一直被我们当成是谋生的工具,哪怕是自己的天赋所在,也不会享受,因为全部的就是我们的需要在驱动,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更强大,更了不起这样的需要。
我们内在有一个恐惧,是害怕没有价值,卑微,渺小,想要透过做些事情让自己变得强大,想要透过赚更多的钱,把当时的感觉埋葬掉,好像只有透过赚很多的钱,才能够隐藏起那些没有钱的卑微感。
后来哪怕是有了自己的事业,事业也做得很成功,也只是把他当成埋葬那个感觉的工具,而其实那个感觉不需要埋藏,那个感觉需要我们去充分的体验,我们越想要埋藏,就越在强化它,所以会让我们在关系中小心翼翼的去迎合别人。
其实我们在权威,在老公,在领导,在重要的客户面前,也会有一部分是要隐藏起来,没有办法,坦诚的去呈现,这么长时间的去隐藏自己,真的好累。
当我们没有了想改变她的这个想法,对她没有了抗拒的时候,卸下自己伪装的面具的时候,也是让自己有了了知自己的真相。
那个觉得很穷,只是一个不真的信念,觉得卑微,觉得低人一等,不是真的,当我们如实如是的去体验,充分的去感受它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回到我们的身体,消融掉所有不真的信念。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但是那些悲伤,那些眼泪是现在体验到的,过去的事情用现在的方式在体验,未来也只能以现在的方式体验,未来也许永远不会来,过去的身体,记忆却一直都在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除非我们愿意停下来看一看,如果没有这些信念,我会体验到的是什么?回归到自己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