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丁香医生的文章《没有食物能防癌!酵素全都在骗钱!101条谣言,一次全辟掉》引爆网络。认真阅读了整篇文章,有很多谣言竟然早已成为我们从小的常识教育。比如我妈从来不肯烧菠菜豆腐汤,因为她表示自己看过科普,这两样东西一起吃会造成结石,我也深信不疑。这篇文章刷新了很多正确认知,别的不说,最起码明天可以让妈妈做菠菜豆腐汤了。
这篇杀伤力巨大的文章,小伙伴们转到家族养生群里,纷纷哭诉没多久就已被踢出家族群。
大部分小伙伴被踢都是类似画风。
图片来自微博在我还在思考如何正确科普,让长辈们不要深信养生谣言而不被踢出群时,丁香医生转发了一张画风和谐的图片后,突然灵感迸发,脑袋里闪现了许多与长辈“斗智斗勇”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图片来自微博一、投其所好
上图中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长辈们热爱“养生”,但是他们日常接触、看到的大多是标题极其夸张的养生谣言文章,比如《只要每天吃XX,健康活到100岁》、《少女患癌,原来每天吃XX》。
长辈们对于朋友圈养生谣言深信不疑,是因为接触互联网时间短,对于这类媒体内容的辨别能力差,而这些文章的发布者本身科学素养不高也是原因之一。长辈们在步入中老年阶段后,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欲又非常大,正好被其趁虚而入。
了解了他们最本质的需求后,投其所好,为他们推荐一个正确科普健康知识的途径,比起直接批判他们的认知错误让他们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二、阳奉阴违
与长辈沟通交流,他们特别喜欢用家长权威要求你按照其所表述的内容行事,若反驳就会被这些理由通通驳回:“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都是为你好,难道还会害你不成?”。
可是时代进步这么快,我们与长辈们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代人,虽然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给的建议是对我们最好、最有效的,可现实是他们的部分经验教训不一定是对我们最有效的。
比如我的长辈们都认为医生、教师、公务员才是最好的单位,其余的职业都是不务正业。当他们用自己的权威压迫时,对于他们给予的建议,我有时会采取阳奉阴违,先随口应下,但是不一定采纳。之所以这样,一方面他们的确是好心,但却沟通困难,不想让他们伤心;另一方是沟通成本太好,而且经常被负面打压,不如先应和,最后努力完成自己的想法,当真的完成时,他们也会为你高兴。
三、适当教育
这一年,我的亲姑姑在做某品牌的保健品代理,疯狂的向周围亲戚推销,传播“有病包治,无病强身”的理念,做下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我爷爷奶奶被疯狂洗脑之后,开始遵从姑姑的要求,减少饭量,一天半瓶保健品,所有人劝爷爷奶奶都不听。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最后是我们把保健品和医药品的区别、保健品的盈利模式、市面上已出现的保健品延误治疗的新闻都列举出来。找来了三甲医院做医生的叔叔,给爷爷奶奶开了一堂教育课,做了很多教育最后才恢复正常饮食。
对于和长辈的沟通,与其正面刚,不如用柔性手段,有效且温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