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否定,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电击

否定,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电击

作者: 山花烂漫2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11:44 被阅读0次

    快点儿起床啦! 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儿吃饭,都凉了 !快点儿睡觉啦 ,明天上学起不来了 !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好呢 ?你看你,到现在衣服都没有穿好 !每天这些话,你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 ?不管孩子做什么 ,都得催一下 ?是不是总觉得孩子太磨蹭了? 最近一篇小学生磨洋工流程图刷爆了朋友圈 。让我明白了, 原来为孩子磨蹭、抓狂的老母亲 ,并不只有我一个 。孩子每天下午放学 4 :50到放学到家, 到晚上11点之前, 明明一个小时就能写完了作业 ,非要把我逼疯了才开始写。 他除了脑子不动 ,哪儿都在动, 全身哪里都动 ,就是作业不动 。每当这时 ,我的胸口总是隐隐作痛 ,每天夜晚 ,我基本上都是在怒火中度过 ,孩子磨洋工已经成为阻碍亲子和谐的一大障碍 。

    可怕的不是外在动力, 而是没有动力,遇到过几乎丧失过全部动力的孩子 。有个叫大宝的孩子,写起作业来 ,超级磨蹭 。半个小时的作业,跟爸爸耗了一整天 。深夜12点都没有写完 ,每天早晨都不能按时起床 ,天天迟到 。大冬天,爸爸曾经连衣服带孩子扔到了楼道里。 妈妈甚至用针扎孩子 。不用过多的描述, 我现在就能想象父母抓狂的状态 。任何小事推动的成本都是极高 。这样的孩子像个黑洞 ,吞噬了父母的全部业余生活和所有的心力 。孩子的父母本意是想让孩子变得更好, 殊不知 ,正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 ,是指一个人经历了连续的失败和挫折, 面对问题采取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发现的心理学原理 。他在1967年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 只要铃声一响 ,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 。狗搞逃避不了电击 ,在笼子里狂奔 。经过 多次实验之后 ,铃声一响, 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嚎, 哪怕把笼门打开,狗也不逃走 ,绝望的等待着痛苦的来临 。说实话 ,这个电击实验真的挺残忍 ,不过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得到 ,习得性无助的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接连受到的挫折, 另一个是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 回到孩子的处境, 我们不禁要问 :孩子连续的挫折来自哪里 ?通常来自于两点:不成功和被否定 。我们先来说说不成功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 ,我们就说跳绳吧! 看上去多么简单 ,但是有些孩子需要两年多的时间来学会跳绳 ,期间他尝试过无数次失败,练习过无数次才能把手和脚的动作协调起来, 孩子因为这样的躯体的事情渐入习得性无助的概率非常小。 仔细观察孩子, 你会发现,他们很善于成功 也很善于失败 。就把跳绳儿来说 ,孩子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 每次饶有兴趣的练习。不成功 ,他们也不纠结  ,然后从头再来 ,循环往复 。我们再来说说被否定, 如果说不成功来自孩子的内在,那么被否定通常来自于外在 。我曾经对一位妈妈说 ,你通常对孩子的否定比你意识到的重要的多 。妈妈说 ,我就偶尔说他们几句啊 。我对妈妈说 :咱们用事实说话吧 !看你心理上和语言上对孩子的否定到底有多少 ?我们梳理妈妈一整天的工作日志 :早晨孩子6 :50穿戴整齐 ,我想孩子起这么早 ,多耽误睡眠时间呐啊!去洗漱时,发现孩子到客厅跟奶奶看电视去了 。哎呀 !这孩子总是见缝插针的看电视 ,等我们在门站在门口了 ,他磨磨蹭蹭离开沙发才开始上学。 临走时又外忘记带水杯, 他总是这么丢三落四 。大声喊让奶奶帮着找, 把妹妹也吵醒了 。别吵醒妹妹这件事提醒过无数遍 ,还是记得不住,自己拖拖拉拉,又在车上怪我开车慢 。晚上去接她,第一件事就是让我买零食, 抱怨家里饭菜不好吃 。回家就跟妹妹抢玩具 ,妹妹大哭 ,奶奶批评他,抱怨我们偏向妹妹 。然后在家里晃来晃去 ,觉得无聊却不肯写作业 ,吃饭的时候吃了半碗饭,就去玩儿我的手机。提醒他写作业 ,他很不情愿 ,过了半小时,看到他坐在房间的地板上看课外书 ,作业一个字都没写 。好不容易开始写作业, 字迹潦草 ,很简单的填空题居然错了好几道, 肯定没有认真听讲 。最后检查作业要求改 ,直接拒绝 ,态度强硬。就是不改,两人大吵一架 。我对妈妈说 :咱们罗列一下日志的要点吧 !早起,看电视,磨蹭拖拉,丢三落四 ,吵醒妹妹,怪妈妈开车慢,要吃零食 ,嫌弃家里的饭菜 ,抱怨妹妹偏向妹妹,不肯写作业,剩饭,玩儿手机,写作业开小差 ,自己潦草,学习不扎实 ,不肯改掉脾气暴躁……共17个! 我提醒妈妈 :你要特别注意 ,你一直在用负面的视角看待孩子 ,每件事情描述都隐藏着对孩子的否定和不满 。你一直都在用对于错 ,应该不应该来衡量孩子, 他不应该早起 ,不应该看电视 ,应该主动, 应该好好的学 习,应该好好写作业。

    客观来看 ,有些事情无所谓对错 ,早早起床 ,吵醒妹妹,妹妹也有吵醒他的时候 。一个孩子想吃零食也很正常 ,孩子喜欢玩手机 ,作业不认真在所难免。 用中正的态度看孩子 ,心态就会平和很多 。我对妈妈说 :我超级同情你们家的孩子, 感觉你们全家人都在给他玩儿一个打地鼠的游戏。 这17个点几乎每天都出现 ,而且像看电视 、写作业,一天会被数落很多次 ,粗略估计一下 ,孩子的一天会被否定几十次。 而孩子每天在家的时间也不过就是那几个小时, 平均下来每十分钟就被批评、否定一次 ,感觉他就是可怜的小地鼠 。全家人拿着锤子无情的敲打, 妈妈特别委屈的说 ,孩子这么多毛病肯定不行啊! 妈妈说的话代表一种普遍的心理, 很多家长认为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 、帮他纠正,是天经地义的事啊 !其实这是因果倒置,这些纠正本身放大了这些问题。 我们不妨从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一下这一天他的经过怎样 ?现在我们从孩子的视角来说一说 。我早起叫醒妈妈 ,她从来不会温柔的对待我, 看上去她有点儿不开心 。她洗漱的时候,我只好到客厅去看电视, 临走的时候发现忘记带水杯 ,她怪我吵醒妹妹 。她一脸的嫌弃 ,我的心情不好 ,坐在车上怕迟到 ,加上心里难过, 说她开车开慢 ,被妈妈狠狠的数落了一番 。说我不懂事儿,哎 ,每天早晨都这样 。晚上放学,特别想吃零食而心里有点忐忑 ,怕妈妈说我。果然妈妈不给买 ,还说我不好好吃饭 ,我只能找理由说饭菜不好吃呗 。回到家里,没有人陪我 ,百无聊赖。 妹妹太小 ,她一哭大人都怪我, 说我没照顾好她。想起写作业我都烦,我就在家里晃荡 ,妈妈一直看我都不顺眼儿 。就提醒我去写作业,也是一脸的不高兴 。她总觉得我不爱学习 ,其实是我心情不好 。我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写作业, 又说我字迹潦草,没有好好听课 。反正在他眼里我一直一无是处 ,烦我最烦的就是订正作业,气的翻白眼。每天写作业就是吵架。这一天过的 很不开心,每一件事情都让人发烦 。对我来说 ,家不是温暖的地方 ,也不是安全的地方 ,总是被数落 、被嫌弃 。我觉得自己很不好, 无处依靠 ,但是没有人看到一个小孩儿的孤独 。

    这个梳理过程,让人感慨万千。 母子二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却分属于两个心灵世界。妈妈看孩子的具体行为, 理所当然的觉得必须要教育他。 却没有看到所谓的教育 ,频繁的否定给孩子制造了什么样的困境。 无论多么强大的力量 ,都经受不住这样密集的、天长日久的打击 。这种打地鼠的游戏,让孩子深深的陷入无力感。 全家人和孩子玩打地鼠的游戏,和塞利格曼做的狗的实验何其相似! 电击狗的实验,给狗的身体施加无法承受的痛苦 ,让它陷入无助,无法自救 。而打地鼠的游戏, 全家人密集的给孩子精神上的否定和打击, 同样让孩子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这种否定就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电击。设身处地的想想, 电击狗的实验何其残忍! 但是我们为什么把如此类似的事情, 把对狗的电机,加注到自己亲爱的孩子身上呢? 我们怎么能忍心瓦解他最宝贵的内在动力呢? 说到底, 是家长遇到的困难 ,家长看到孩子的视角发生了偏颇 ,过于消极。 概括的说,是陷入了主客观冲突 ,看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回到打地鼠的游戏 ,我们来看看家长是怎么敲出不够客观的第一锤。

    我们来举个例子 , 有一个四岁男孩的妈妈对我说 ,孩子整天想买玩具,妈妈不同意 孩子就双手合十说 :求求你,给我买一个吧 !妈妈听了这句话, 感受的是窝囊 、没尊严 ,他对孩子的这个态度特别恼火 ,没搭理孩子 ,心里暗暗失望 。我反倒对妈妈的反应很惊讶 ,就与他一起探求孩子求求自己,妈妈怎么就觉得窝囊了 ?怎么就没有尊严了 ?原来这跟妈妈的童年经历有关, 她跟自己的父母关系本来就很紧张, 从小到大, 她求过父母不超过三次 。而且每次都被逼到角落里,不得不求助 。所以他觉得很窝囊 ,没尊严 。在这件事情上 ,因为自己的童年经验, 妈妈就陷入了主客观的冲突。客观上孩子只是跟妈妈撒个娇,要求而已。 在妈妈的主观经验里, 却把这件事情上升到没有尊严的高度 。于是打地鼠的游戏就开始了, 妈妈敲出了非常不客观的第一锤, 把孩子弄得一头雾水。 本来很温情的互动 ,变成了莫名的嫌弃 。从这个时候 ,孩子小地鼠的特质也就上升了, 根本弄不清妈妈嫌弃背后的本意 。撒个娇却得到这么糟糕的结果 ,他心情不爽 ,最终他会把这种不爽的情绪还给妈妈 。你来我往, 互相嫌弃 ,互相否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他家庭成员也加入了游戏。小地鼠哪能经受的住全家人的锤子呀 ?用不了多久, 这个小朋友就陷入了无力感的泥潭 。孩子一旦陷入了无力感的泥潭 ,也会被无力感所困扰 。家长认为孩子的无力感很难改变, 其实 ,如果弄清了来龙去脉 ,无力感的改变并不难 。问题的关键是,不要去跟孩子的行为较劲 ,而是回到原点, 解决家长的主客观的冲突。 中立客观的看待孩子,不再每天给孩子无数的否定,放弃打地鼠的游戏 ,孩子的内在动力就会被复苏 。前面提到的九岁男孩儿妈妈,用80%的精力,改变看待孩子的视角,修炼自己的客观性。 用20%的精力,对孩子稍加管理 ,几个月过去了,回头盘点那十七个点,欣喜地发现 ,只剩下早起 、爱看电视、 爱玩手机这三个点了。妈妈已经接纳了早起,另外两个点, 电视和手机 ,所有的小朋友都爱 ,也就由他去了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拥有内在的动力 ,那么作为父母,就要修炼我们的客观性 ,不要密集否定孩子 ,不要给孩子精神电击。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否定是内在动力的天敌。如果你家也有一个善于拖拉磨蹭的孩子,别冲动 ,毕竟拖延心理学中就提到过 ,拖延并非恶习 ,只是有恐惧引起的心理综合症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否定,是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电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ba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