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大致可归类为以下四种演变阶段:
国际金本位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英国于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以铸币平价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等于铸币平价加减运送黄金的运费。由于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政府的干预,从而导致国际金本位制丧失了存在的前提——各个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一战爆发导致金本位制趋于瓦解,汇率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在1929-1933年大危机的冲击下,终告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的300多位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建立该体系,于此同时建立了一个永久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系规定实行“双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即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做了一定的限制。该体系运行先后经历“美元荒”、“美元灾”,接下来,美元的信用基础发生动摇,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1973年投机风暴席卷美元,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牙买加体系,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签署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订“牙买加协议”正式生效。牙买加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且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从目前看,该体系下,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极大加强,但美元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欧洲货币一体化,是欧洲有关国家之间建立的一个“货币稳定区域”,该体系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的成立。1978年,欧共体各国一致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欧洲货币体系,重新拉开了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帷幕。1990年欧洲国家批准的《欧洲联盟条约》计划分三个时间段花10年时间完成货币联盟。1998年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11国决定于1999年1月1日创立欧元,至此,欧元诞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