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136/9799ad8942ce6ee5.jpg)
在极简国际货币体系史(上)中我们提到,美国人终于准备单独搞一套新的货币体系出来了。那么说干就干,美国人马上动手,搞出来了一个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说穿了很简单——大家还要一起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奉美国为老大,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官方价格为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或者1美元兑换0.888671克黄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跟美元挂钩,汇率固定,不得随意变动——平时最多可以上下波动1%,超出这个限度政府就要出手维护汇率稳定。要是你国内真发生什么大事了,可以在10%的范围内波动,要是超过这个比例,就得到IMF开会去讨论了。大家还要共同帮助老大维护美元与黄金的稳定兑换价格。
咱们来看看这个框架的伟大之处。比如说法国同时跟英国、美国、刚果布拉柴维尔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国家做生意,那么一般来讲,是不可能我向一个国家出口多少就正好进口多少的,对吧?可能我向英国进口了价值20亿美元的货物,却向英国出口了价值100亿美元的货物,那么这80亿的差额怎么解决?
在金本位时代,这事相当好办——让英国人直接给我价值80亿美元的金子不就得了么!但是一旦金本位没了,这事就很难办了:你直接给我英镑,我是不太想收的,谁知道是不是你私下印出来给我的?而英国人也没办法直接给法郎——法郎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咱们之间没做过那么多贸易,我上哪搞那么多法郎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假如我跟几十个国家做交易,那岂不是要平时就准备出来几十种货币?
那么现在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问题就好办了!英国人可以直接支付美元——大家都认——也可以支付英镑。那么法国人是否会担心英国人滥印英镑专门来坑自己呢?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因为“各国货币则跟美元挂钩,汇率固定,不得随意变动”你要是滥发货币就会造成货币贬值,引起汇率波动,到时候大家会逼着你把帐给平了。
《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那么要是我某一年内进口的太多、出口太少,外汇不够了怎么办呢?没关系,IMF贴心的给你提供了借贷服务。这个借贷当然不是无上限的,IMF成立的时候各国根据自己国力跟国际贸易比重向组织交了份子钱,所以当某国某年国际支付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可以向IMF借贷其缴纳份额的25%——累积不得超过所缴纳份额的125%,用于平帐,日后再把这钱给还回来。
这个时期各国的主要外汇储备当然就变成了美元,而美国人则像个渣男一样享受着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之后的各种好处而不负责——理论上来讲,调节汇率平衡这事是由其他国家负责的,美国人则可以肆意滥发货币,反正大家战后重建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各种设备,美元这东西只会嫌少,不会嫌多。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这个体系运行的相当给力。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49年,欧洲和日本因为战争导致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国际储备近于枯竭。这些国家为了恢复生产、重建经济,不断从境外进口技术和设备,构成了对外汇的强烈需求,尤其是对美元的强烈需求。在这个期间,美国的商品和劳务收支都在60--70亿美元之间,其中1947年高达115.3亿美元,美国政府的对外援助和资金转净额都处在50亿美元左右,美国的黄金储备也一直处于上升阶段,而其他国家的黄金储备总额一直在下降。美元在世界上的紧缺以及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保证了美元的稳定性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然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欧日复苏了
大家表示,咱们是不是重新商量一下IMF里的各种份额啊?尤其是美国你打这打那的,负债越来越高,美元越发越多,是不是稍稍克制一下啊?
咱们之前说过,金本位时代英国就已经学会了发行信用货币,那美国对这一套就只会玩的更6——钱么,纸么,花么,印么!什么?你问我拿什么担保?我可以发行国债进行担保啊!什么?你问我国债到期了怎么办?发行新国债呗……你们还敢看着美元崩盘是咋的。
于是美国的国债越来越高,相反,黄金储备则越来越少。大家开始慌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9136/95dfadfbd9c4a7bc.jpg)
美国负债与黄金储备变化图
实际上,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只有美元这一种主要外汇储备,因此要是各国都很落后,美国产生大量国际收支顺差时,则必然产生“美元荒”;而要是美国玩飘了,狂印纸币借债度日,而各国国力上升出口增加时,则又会产生美元危机。所以到了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也搞不下去了,大家只能继续换个玩法了。
于是经过若干年的大撕逼,1976年1月美英法等二十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举行会议修订条款,达成了《牙买加协定》。简单来说就是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应该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而且美国你不能继续做渣男了!你要以后也得负起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责任来!
这个协定充分体现了现代国际政治的智慧结晶,那就是宏观愿景讲了很多,实质性有约束力的东西P都没有(其实还是有一点的),因为这个协定完全没有对本位货币及其约束机制、统一的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进行强制约束,所以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不过为了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大家还是在IMF的框架内做了一点事情,那就是各国一起维护一个叫做“特别提款权”(SDR)的池子,这个池子价值390亿美元,各国按照一定比例出资构成这个池子,一旦各国汇率发生变动,则可以动用自己的特别提款权来稳定汇率。
4.石油——美元体系
然而考虑到牙买加体系下美元跟黄金已经完全脱离,而且也完全没有强制性手段来约束汇率平衡,所以各种幺蛾子开始出现了。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美元经历了大幅度波动之后,各国开始逐步着手调整自己的外汇储备——你美元变动太剧烈了,我们能不能找点更靠谱、更稳定、更负责的国家,用他们的货币来做外汇储备?此时恰好德国跟日本经济强势上升,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也不断扩大,所以马克跟日元也开始逐渐成为了国际储备货币的有力竞争者。
而美国为了保证自己在国际货币领域里的龙头老大地位,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骚操作,算是奠定了未来40年的国际储备格局。这个骚操作就是石油——美元体系。简单的说,美国1974年跟沙特达成协议,约定沙特央行可以在正常的竞拍机制之外购买美国国债,而美国则提供国债收益的保障。而作为回报,沙特则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价货币。为什么是沙特呢?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控制所有的产油国,而只需要控制住最大的那个,让他在世界石油生产中发挥一个缓冲器的作用,随时填补上其他国家下降的产能,就可以间接的控制住国际油价了。而70年代沙特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四分之一,石油产量占世界的8%,其石油产能与出口额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因此沙特选择了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唯一货币之后,其他国家纷纷跟风效仿,与石油挂钩的美元成为了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其结果就是,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他还需要石油,就必须储备大量的美元。
而咱们知道,石油是现代大宗商品之王,其交易额等同于其他所有大宗商品之和,它也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甚至没有之一。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想要正常过日子就都得储备美元,用美元来购买石油,所以到了20世纪末,各国依然需要大量储备美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79136/56ddd14e43dd738e.jpg)
那么既然黄金退出流通领域了,各国也没法按照官价来兑换黄金了,那么外汇储备又是怎么来的呢?那么最简单的一个来源,就是做生意赚来的。
比如说美国要跟中国做生意,我卖给你1000万件衬衫,你给我5000万美元——那么这个美元我肯定不能拿到国内直接进行交易,对吧?所以你到建设银行去结汇,然后建行按照汇率给了你3亿人民币(不要在意汇率问题),把5000万美元上交央行,国家就多了5000万美元的外汇储备。
那么等你要进口石油的时候,把人民币给银行,银行给你换成美元,然后拿着美元去买回来石油,这个外汇储备就降低了一些——当然,你也可以去买芯片、买飞机、买火车,买这买那。
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盲点了:凭什么我卖东西得收美元、买东西还得付美元?我用人民币付款不成吗?
很遗憾,不成。因为国力跟其他种种因素,外贸中直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情况相当罕见——人家不认啊!那人家认什么呢?认美元、认欧元、一些情况下还认日元,这些货币及其背后的国家已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一部分,而人民币暂时还不行(不过看样子也很快了)。
可是对于中国来讲,咱们也很不爽。咱们是外贸顺差大国——什么叫顺差呢,就是说咱们的人特别能干!生产出来的东西物美价廉,全世界都来买,所以咱们卖的多、买的少,手里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然而这并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你手里的钱虽然多了,但是你却花不出去!
为什么呢?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东西,然而最核心的地方在于,美国这些国家变相的关闭了你的投资渠道。比如说眼下中美贸易战,美国表示你中国每年贸易顺差两三千亿美元,净从我们这挣钱了,这不行——可问题在于,中国想从美国买东西是受限制的!咱们想买高科技产品、先进武器、甚至是拿着这个钱到美国买个公司,这些美国人全都不卖!
不仅如此,这些外汇储备捏在手里花不出去可是要贬值的!中国历年积累下来的外汇储备现在足有几万亿美元规模,这些钱只既然花不出去,只能投资美国国债,赚一点可怜巴巴的微小收益。而与此同时,美国人正在大肆开闸放水,狂印钞票让美元贬值——这个贬值的速度可比你那点收益多多了,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美国相当于变相转嫁了自己国内的通货膨胀,代价就是全世界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一起遭殃。
这下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我不用美元行不行?
不行,美元现在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货币,而且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就是美元,你脱离不开这个体系。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石油——美元体系奠定了美元霸权的基础,那么这些卖石油的国家所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难道就没有贬值的压力么?
当然有啊!
1974年以前,产油国存放资金的传统形式主要是用美元及英镑活期存放到美国、英国和瑞士的商业银行。1973年在美国和欧洲银行存款的利息达20亿美元,1974年约50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1971年和1973年美元贬位,产油国的损失据各方面估计为五亿到7亿美元。此外,由于用以存款的资本主义货币购买力下降,它们每年都受到亏损,结果它们的货币积蓄在1974年以前平均每年贬值4一5%,1974年和1975年为7一8%。还有由于银行倒闭可能使产油国部分资产遭受损失。
美国老爷是体面人,既然让你上了我的车,那就肯定要给你点好处。所以美国采取的措施,是对中东产油国(以沙特为首)开放金融市场、向中东国家大量出售先进武器跟技术,甚至直接让中东国家参与自己的国内投资,以从中东吸纳天量的资本。不仅如此,美国还直接插手中东事务、锄强扶弱,维护地区稳定(并不),确保中东这些产油国有动力把这个石油美元游戏玩下去。
如此这般,零零散散的总算是把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历史沿革梳理了一遍。然而新世纪之后,中国的强势崛起带来了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有生之年是否能见到国际货币体系的又一次变革,就不是笔者所能揣测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