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去图书室借书,刘大姐都是一边办借书的手续一边对我说,咱单位进的好多书也就是你们这几个人爱看。喏,你借的这几本都是进了好多好多年的,现在还跟新的一样,没人借。
到底是天天跟书打交道,老大姐说出来的话就是让人受用。
晚间床头一翻,李国文著的这本《大雅村言》确实有年头了,2000年10月出版,崭新如初,纸浆含量很高的页面,光滑熨贴,显见得少有人翻。说实话,我也就是游览目录时看到有几篇论魏晋文学和《红楼梦》的杂文,才兴之所致地借来一看。
直接翻到256页,就想看那篇《永远的红楼梦》。不是自己想像的内容,索然寡味。信手往前翻翻,居然看到了两道铅笔的划线,分别划在两句话下面,第一句是:宽容,是一种有足够自信心的表现。第二句是: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话说王伦》。
一目十行地看完,合上书,关灯,睡眼朦胧之际犹自嘲了一番:刘大姐说话理太偏。这本书早有人先俺一步看过了。
再一晚,又看这本书,胡乱翻翻,居然又翻到这一页,那两句被铅笔划的短句又学习了一遍,强化记忆一番。世上之事是经不住琢磨的,想当年,少女时代初读四大名著时,第一不爱读《三国》,第二不爱读《水浒》,独独把个《红楼》爱到骨子里,爱成半生情结。而弟弟正好相反,《水浒》是他的至爱,听罢评书,读几页梁山好汉,便与一群半大小子舞树枝弄竹杆,上窜下跳。想那王伦,《水浒》里的反面人物,气量狭小、容不得人的白衣秀士,极不招后人待见,在弟弟一再地向我描述后,小心眼、没水平、不贤而嫉贤、无能而妒能的形象就此在我脑海中树立起来。
年龄渐长后方知,普通人家的子弟,受父母影响爱读点书的,一般对四大名著都有着明显的性格趋向。像我跟弟弟那种泾渭分明的取舍,是一种普遍现象。
就是说,在我之前读李国文这篇《话说王伦》的人,是个男人。极有可能,他也是在翻目录时看到题目后,才决定借阅这本书的。跟我弟弟一样,打小养就的《水浒》情结。
再看铅笔划就的痕迹。除了与文字关系比较密切的家庭外,一般家庭里也会备有一两枝圆珠笔、签字笔,但不容易找到,真需要记个电话、签个字什么的,往往手忙脚乱翻一通。铅笔很少见,除非有上小学的孩子。那么,读这篇文章的男人,可能就是读这两句话有感于怀,感觉非让自己加重印象不可,没有自己惯常使用的笔,便信手拿起孩子的铅笔,重重地划上两道。
再看这两句话本身。总体说来,都是要人宽容,气量大一些,心计少一点。试想,一个从小读《水浒》的男孩,长大而成男人,最普通的职业,最普通的生活环境,闲暇时分看几页书,两句浅显的话触动了他的心事。他一定是跟着书里所写在心里默读了几遍:宽容,是一种有足够自信心的表现;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然后,让自己的心境平和了,情绪稳定了,怨恨化解了。
一个孩子上小学的男人,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年龄,正是血气方刚之际。很可能,他在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圈子里碰到了不顺心的事,不对眼的人,比如和班组里某位工友吵架之类,一肚子的怒火无从发泄,经过一夜的酝酿后,准备第二天去算总账。被怒火烧得睡不着觉的夜晚,信手翻开一本书,机缘巧合地就看到了这两句话。在他看来,这两句话寓意很深,很对景,宛似冥冥之中先哲的劝解。胸怀宽广点,吃亏是福,这么大的人了,多大的事嘛,他心里这么想着,把铅笔放回孩子的铅笔盒,替孩子掖掖被子,进入了很祥和的梦境。
很让人舒心的一种推测,也许不是推测,而是场景重现。我一想到那铅笔,那划的两句话,以及有《水浒》相伴长大的男人岁月,自己的梦境都无端地祥和几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