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经常在两性对话中,会听到一句话,是说,你怎么就是不懂呢?这句话的意思呢,顾名思义,他就是说你怎么就是听不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然后就开始无休止的抱怨之中,其实,对方希望你明白他话中的另外一层意思。而听懂对方的言外之意是对沟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黛博拉.泰南 在《听懂另一半》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为什么人们会听不懂对方说话的意思,并给出了听不懂对方的话,主要是因为两性的沟通文化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7803327/6035dccc980aa819.png)
世界上有两种最大的文化是男性和女性的文化。
男性使用的是一套有关地位等级和独立性的语言。
什么是有关地位等级的语言?也就是说男性在沟通过程中往往会体现出等级化的差异化,比如说你作为一个上级对下级说话时,往往是一种以命令的口气和对方对话,你作为家长,你对孩子说话也往往也是一种领导者的语气。你作为下属和领导说话的时候,往往你会表现出一种低位谈话方式。这就是有关等级低位的语言。除此之外,男性说话的时候还要保持独立性。就是男性说话时往往体现出一种独立性的风格,也就是说自由,他不喜欢被别人控制,得出的观点必须是他自己想到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的,哪怕是领导让他按照既定模式去做,他也会想办法做出是他自己决定要这么做的心理。
所以和男性沟通的时候,当你听到有等级的语气时,自己感觉不舒服了,要告诉自己这只是他们的语言文化,不要认为是他们在控制你。想要和男性友好的沟通,不要用命令性的话术,不然就算他被迫听了,他也会找到你命令中的缺点,消极怠工。只需要给他大的方向,其它的让他们自己做主,就算需要细节指导,最好是引导的方式。
女性的语言模式是符合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一种沟通方式。
什么是符合人际关系的沟通模式呢?就是女性在沟通的时候,总是以拉进双方关系为目的的沟通方法,想尽办法找到对方的共同点。你也许会看到,两个从没有见过面的女性,第一次见面,因为拿着同样的包,而聊的不停,她们总是在找她们相同的东西,让她们的关系更近一步,然后才会谈其它事情。而在亲密性的沟通中,你会觉得她们会事无巨细,什么都会和你谈,虽然你觉得这个事情无所谓,但对她们来说,这很重要。
所以和女性沟通的时候,如果你感觉她们事无巨细,啰啰嗦嗦,其实是她们想跟你拉进关系的说话方式,只要耐心一点,自然会得到好的结果。
男性和女性之间沟通,因为回答不同,尝尝会出现不对等性。什么是不对等性呢?它包括女性说出苦恼,并不是希望得到解决答案而是需要感同身受。例如,一位妈妈在家带孩子很累,她跟她的丈夫说,今天好累,孩子特别闹。丈夫回答到,你可以把孩子送到奶奶那里,让奶奶帮你。妈妈非常生气的回答到,你什么都不懂。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沟通上的区别。这位妈妈只是希望丈夫关心一下她,感同身受一下。而丈夫以为她希望得到解决方法。有些再公司上班的男性回到家后,从来不愿意和妻子讨论公司的事情,就是因为女性的沟通是感同身受,告诉对方我理解你的感受,而对方只是需要解决方法,不需要你理解我,因为沟通相左,所以到最后,男性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和女性沟通工作上的事情了。
所以,当女性引出话题后,男性不要给意见,而是谈感受。相反,女性少说感受,多附和对方,这样对方会更愿意和你沟通。
不论大人孩子,男女之间都有沟通模式都是不同的。我朋友的孩子在上小学,是个女孩,她们下课一起玩的时候,分成好几个组,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而且人数也不变,据孩子说,她们的小组有4个人,如果别的人想进她们的小组,就必须有人被赶出去,这个小组始终保持在4个人,至于换人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比如不会翻跟头等,而这个小组之所以能在一起就是有共同的兴趣或者东西。而男孩子们的小组反而没有这么严密,男孩子的小组,随时可以和其他人组成一个大组,但是男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女孩子总是为了能在一起总是相互妥协找到共存之道,而男孩子,往往具有攻击性,虽然都可吵起来,针锋相对,从不妥协。不论大人还是孩子,从小他们就已经不自觉的具备了男女文化的差异,并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加深这个文化,这种文化根深蒂固,不要想要一次性解决,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慢慢改变。
本书并不是让你去改变别人,而是去自我调整,只要当你了解到男女文化的差异的时候,并愿意改变才行。读完这本书,发现原来一些自以为很正确的语言,原来是自嗨,对方想要的并不是解决办法,而且感同身受,对方要的不是命令,而且认同,沟通每个人都会,但是区别很大,有的人让人觉得和他聊天很舒服,有的人,让人觉得很厌恶,想要成为让人舒服的人,不妨试试书中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