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读书笔记完成于2019年1月7日,在这段时间内我对“如何阅读”又有了新的理解,但还是选择不对本文进行修改,而是保留其原貌、将新观点写在以后的文章中,因为我觉得,能通过不同阶段的文章来体现自己不断理解并形成的新观点,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绝对不是因为懒)。】
《怎样读书》中有一篇短文,提到读书应当“无所为”,也就是仅把它当作闲暇时的乐趣,而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可我总觉得,在当今这样匆忙又浮躁的时代,哪怕是功利性的阅读,也是有益的,甚至是无可厚非的。我们阅读,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或为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所以总希望能在读完——尤其是读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所收获。
2018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就是《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在豆瓣的基本信息如下:
豆瓣《实用性阅读指南》图书页面与其说这样一本小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不如说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再一次提醒读者“学以致用”,为我们梳理了一些从阅读到实践的方法,而不至于再出现读完就忘的情况。我的意思是,读完就忘也许并非我们的本意,而在于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样看来,虽然我们出于“有所为”的目的去阅读,结果反倒成了“无所为”的。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令读者沮丧的局面呢?简而言之,就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把其中吸引我们的重点内容想办法落实到生活里,把“一本书的精髓”用起来,live the essence in your daily life rather than leaving it in your notes,从而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自然就会受益良多。
闲话不多说,我们来看一下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实用性阅读指南》重点内容总结那么,到底如何学以致用?
作者把“阅读”看为一个三相融合的有机整体——阅读、记录、实践。
我们逐条来看。
阅读
作者在经历过“大量阅读”(1年300本)和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读过就忘”之后,总结出这样一条教训,它也是这本书的基调:“通过阅读书籍可以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知识”应该是指阅读实用性书籍后得到的收获,而不是理论性书籍传授的知识(practical vs. theoretical books,《如何阅读一本书》)。
为了从阅读中取得实质性的收获,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收获什么。因此,第一步就是明确阅读目的、设定阅读目标——你到底为什么选择了某一本书?你想获得什么?为了娱乐?为了解答某个疑问?——与其说设定,不如说提醒自己购买这本书时心里所想的目的。
通常来说,刚拿到一本书时,因我们对内容的了解有限,此时脑中可能只有一个笼统的目的,只有在进行初步阅读(标题、作者信息、写作背景、序言、目录、跋等)后,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通常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脑海中积累起对这个问题的疑问和好奇后(《暗时间》),阅读才会更有针对性,而不是看见哪句都觉得好、都觉得有道理,以至于最后划了一堆重点,然后你还记不住。当然,我不是说这些内容不值得吸收,而是它们对解决你当前的疑问没有直接效果,所以可以考虑作为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阅读的焦点(那时可能就产生新的阅读目的了)。
第二步,阅读,在此过程中,脑海里应当时刻萦绕着你想要解决的疑问(阅读目标),然后只选取对你的疑问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标记——此时只需要在书上做记号即可(下划线、波浪线、星标、高亮、在边缘写字、标序号等等)。
这里作者也分享了一些可以帮助我们阅读和内化知识的方法,经我整理后如下:
规定时间:每次阅读前给自己规定阅读时间,如“现在开始,用1小时阅读这本书”、“接下来的1小时内用来看这本书”,这样可以给自己营造一种时间紧迫的感觉,所以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二八原则:一本书的精髓只占全书的20%,而且通常可以再缩减到20%的20%。如果一本书共有200页,那么真正需要你掌握的精髓其实只有8页。So aim for that 4%! 这样既可以帮你减轻认知负荷,也更容易记忆。
经常输出:1. 运用费曼技巧,也就是李笑来老师所说的“教是最好的学”(《把时间当做朋友》),用最简单的语言把一个概念/知识的精髓讲给一个外行人听;2. 通过书评、文章等方式进行主动输出。
切换类型:对于中度或深度阅读者,可选择多本不同领域的书籍在一段时间内同时阅读,如早上读经济学相关书籍、午饭后读小说,晚上读英文杂志等。在不同的科目之间切换,反倒可以促进我们的记忆(Learning How to Learn, MOOC)。
切忌盲从:不要盲目追求各种大V开出的书单…书单这种东西从五四时期就饱受争议(什么通识必读100本),还有什么北大书单。事实是,如果你对某个主题不感兴趣,就算再通识、必读,除了跟风之外,你觉得对你自己又有多大意义呢?所以,挑选感兴趣以及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书籍,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如何选书、阅读难度n+1等又是另外的话题了,以后如果有空再谈吧)。
记录
其实上文已经提到了,最基础的记录是在书上作记号,这是因为:1. 这种方式快捷有效,不会打断阅读思路,2. 接下来整理笔记时,可能会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而不是全部照搬。作者把这一步叫做“不要怕弄脏你的书”。我个人会建议使用一套统一的个人符号系统,比如下划线都是解答疑问的,圈起来的都是生词,波浪都是好词好句等。
阅读和初步标记完毕后,可以像我们上学时写过的读书笔记一样进行摘抄、归纳总结和记录读后感(这是传统方式,不赘述),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和优点在此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阅读本书的思维导图相关内容或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系列书籍,这里主要谈应用——以目的性为导向的、还有以完整性为导向的两类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以(本次阅读)目的为导向,则只针对自己在第一步中设定的阅读目标,也就意味着它仅限于解决你本次阅读时的疑问,如果以后再读第二遍或第三遍,又有了新的疑问,那么这一张思维导图就可能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了。
以目的性为导向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以(全书的)完整性为导向,则更加注重全书的结构和信息点的完整性,这种整理方式的结果就是,没有大幅删减书中的主要观点,在看到导图的同时,更容易回忆起全书的脉络和主要论点。如图所示。
以完整性为导向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所以,如果你现在回头去看本文最前面我为这本书做的思维导图,会发现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属于上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对这两种类别的综合运用(同时图中使用的都是自己的语言,而不是照搬原文,这也是一种内化知识、强化记忆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张思维导图仅限于当前这本书,如果下一本书的信息点更密集、需要更多逻辑思考,那么我可能会更偏向于第二种类型的导图,或者,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信息归纳。
实践
整理完书中重点并制作读书笔记(mandatory, not optional)后,进入实践阶段。坏消息是,这一部分并没有秘诀,而是所有人都在翻来覆去谈的“笨方法”;而好消息是,这样的“笨方法”是切实有效的——习惯的养成没有秘密、也没有捷径——而唯一的问题在于,你到底能不能行动起来。作者这样说道:
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如果不行动起来,就不会有任何成果。光读书不行动,说明只是把书作为“阅读材料”,认为只要读过就可以了。(P.94)
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实践、付诸行动。如果只是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做做看”,所有事也只能止于做梦。(P.95)
立刻行动起来?除了拥有钢铁般意志的超人,普通人当然都会觉得知易行难,但你除了需要知道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之外,也需要明白这样一件事:我们的理智和情绪分别由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控制……举个例子,晚上吃完饭,你坐在沙发上,明知道可以看一会儿书(理智),但就是不爱动弹,跟自己说“今天都忙了一天了,吃完饭就困了,把这集综艺看完吧”(情绪)……当这两者发生冲突,你当然知道最后哪一方占了上风,因为这就是你的真实写照。怎么解决?自我指导。
把“我”看作两个角色(注意:这不是人格分裂!)——一个理性的“领导”、和一个虽然被情绪主导但却不得不照章办事的“员工”——理智的我从宏观战略层面进行规划、情绪化的我负责执行。领导给你安排的活,你能拒绝吗?跟Ta说我今儿累了,先不干了?
这个方法对你有帮助吗?有的话就继续看,看完去实践。没有的话,这文章你也可以关掉然后继续看综艺刷微博了,因为反正你的生活长年累月下来也不会有质的变化。
在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有了行动起来的动力之后,就是根据读书笔记确定行动目标。如果书中任何一个信息让你有了“这个挺有意思的,我想试试…”或“我也要变成这样!”之类的想法,恭喜你,你就找到了值得你尝试和实践的方向。如果没有,你可能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阅读此书时的目的和当时想要解决的问题了——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吗?还是你已经不再对这个主题感兴趣了?
树立一个比较笼统的行动目标之后,应当逐步细化,实现“方向→目标→计划→任务”的全流程一体化自我提升方案(coined by me)。个人认为,作者对这一部分的解释过于冗余,也许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也许是为了通过使用一定的篇幅鼓励读者去采取行动。其实中心思想很简单(而且像我说过的,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老生常谈”),就是通过5W1H(Why, What, Where, When, Who, How)和SMART(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ased)原则对一个相对宏观的目标进行拆分,当你把任务拆解成一个个可独立执行且呈递进关系的最小单元任务(coined by me again)时,就可以进入执行阶段了。需要注意的是,5W1H和SMART原则对于细分任务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熟练掌握,请务必查阅资料进行了解。
举个例子,我在读完此书后,对作者提到的“输出”很感兴趣(事实是之前也在很多地方读到过类似观点,最近读了《暗时间》,刘未鹏老师的“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更是直接激励到我,再加上我本来就喜欢写点东西,所以长久以来的积累终于让我萌生了写作的想法)。大致的行动方向就是通过写作来进行输出。
这时需要思考:输出什么样的内容?我的答案是:从读书笔记、学习笔记、口译工作、生活感悟四个方面进行输出(以文章的形式)。
怎么输出?以读书笔记为例,由于会议高峰期的同传工作比较多,所以目标可暂定为1年内读完30本书(可以对书的质量、领域等设置其他标准,如豆瓣评分7.5以上、思维和心理类书籍等,也可以不设限),每读完一本就着手整理读书笔记,最后以文章的发布为这个闭环的结束。然而这样的计划依然不够详细,就挑其中的“写”这一项来说,可以包括:整理阅读时留在书上的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构思文章结构、写作(本身)、整理资料来源、编写参考文献(若有)、检查全文、发布、多平台同步等几个小任务;而每个小任务又可能被拆解为更加细节化的微任务。这样的微任务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在一定时间内被完成(可独立执行)、同时前一个步骤的任务是后续任务的基础(呈递进关系),这样的微任务,就是我所谓的“最小单元任务”,做到这一步,行动规划就算是完成了。
我们可以把最小单元任务写在笔记本或电子笔记、App等工具中,做成To Do List,分专题管理(如阅读、写作、运动等),每完成一项或几项,取得阶段性进步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进行奖励;相反,若没能按计划执行目标,需要找出原因,然后相应地修正(计划或行为)。
接下来,毋庸置疑的就是执行了。关于这点其实没有捷径。能不能行动起来,靠的只有你自己。
但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在这个最好的时候,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
The last thing you want is to look back at your life and wonder: if only…
- Castle
欢迎与我分享你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