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0 星期六 晴
把4:00-6:00的课停了,约王小猫在鹿鼎记喝粥。
王小猫是我的小文友,作协成立时认识的。
那天她穿着一件粉色的流苏毛衣,盘着头,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甚是吸引大家的眼球。她对我一见如故,我却对她保持着距离。她身上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息。
再见王小猫是一年半以后,在俱乐部上大课,下了楼梯,一个娇小的姑娘看着我笑。姑娘穿着一件枚红色的羊绒外套,白净的脸,那笑容好甜美,弯弯的眉,整齐的牙齿,就像隔壁家的乖乖女,让人一看就喜欢。她冲着我喊:“萍萍姨。”
我一愣。这样称呼我的人只有一个:王小猫。
我疑疑似似地唤着她的小名儿。
她爽朗地笑着:“是我呀!”
“你怎么变了?”
“变什么了?”
变温顺了。我心里想着,却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就说,变漂亮了。
从此我们开始有了交集,也开始听说她的故事。有她自己说的,也有别人说的。
她现在不大与父母来往,有人说她已经与父母断绝了来往,还离了婚,房子要了,孩子却不要。有些人指责她她不孝顺,可我的感觉并不是这样,听了这些流言心里还是有些疑疑惑惑的,不敢深交。直到有一天和另一位文友艳丽喝茶,说起王小猫。
艳丽说,她早就认识她父母,他们是同事。王小猫是老大,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比艳丽的儿子小两岁,每年都找她要他儿子读过的课本。艳丽说,每次王小猫的父母都对她说,两个孩子读书,家里的负担挺重的,多亏了女儿孝顺懂事,工作了工资全交给家里,可给父母减轻了负担。父亲还总夸儿女如何漂亮聪明,有文才。艳丽还说,那时她还不认识王小猫,直到作协成立,才对上号,果然是又聪明又漂亮又懂事。
这就和我的感觉对上了。
王小猫长得很美,很面善,相由心生,怎么可能像别人说得那样不懂事呢?再遇见她时,我有意识地问了一下她父母的情况。
开始她淡淡的不说什么,后来熟了,她说,萍萍姨你见过这样的父母吗?工资要全交,连结婚前婆婆给得买首饰的钱都要。结过婚了工资还要上交给他们,得了产后风没有人来管你问你,孩子烫伤了半夜三更撵你走……到最后老公都有了家暴倾向,每次吵架打架,他都理直气壮地说,打你怎么了,有本事你回家呀,你有家可回吗……她语气平淡地说着,我的心揪成了一团。
怎么没有这样的父母呢?中国的父母都巴望着出嫁了的女儿顾娘家、顾兄弟。我年轻的时候,有位姐姐的母亲就是这样,出嫁时给女儿说,你的工作是在娘家有的,你得把工资留下来,不能带到人家去。结过婚以后,动辄就骂女儿不孝顺,只顾自己的小家,不顾娘家……结果,那位姐姐和婆家关系紧张,最后就离婚了。
可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有这样的父母吗?真是无语了。
我想起某次王小猫在群里问我:萍萍姨,我现在糊涂了,心理学上讲要活出真我、活出个性,国学上讲,人要讲孝悌伦常,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底该听谁的?
我说,心理学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而心理问题的产生多源自于对人性的扭曲,所以它讲人要活出真我,只有我好了,世界才会好;流传至今的国学,都是为了统治百姓服务的,自然是要求你越听话越好,只有这样才好统治。比如后代人诠释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强调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能这样要挟臣、子的君、父必定是个混蛋,为什么听他们的
所以,真要学国学,就去学《论语》、《道德经》、《孟子》等原文原著,他们不是约束人性的,而是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灵魂最后到达的目的地。
至于听谁的,还是听自己的心的。孝顺父母本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父母不老不少,想着女儿孝敬了给儿子,你就可以不去做。凡事要心甘情愿,想做,就高高兴兴地去做;不想做,就不做。千万不要让自己拧巴了,不做,觉得道德上过不去;做了,心不甘情不愿。
王小猫如今单着,一个人吃,一个人住,一个人去瑜伽,一个人去看电影……她说,她一点儿都不孤独,而是觉得很放松,仿佛绑着的绳索都挣脱了,特别地享受。她说,我知道父母那样对我是因为他们曾经很匮乏,现在心里没有恨,我只是不想过父母那样的生活,不想窒息。我解脱我自己,也希望能以此来促使父母的反思,等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会到。我先享受一下眼前的生活。
王小猫,我理解你,更支持你。
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儿养女也不是父母勒索的理由。如果一味地迁就,会让父母不知反思、变本加厉。假如和女儿这样习惯了,对儿子媳妇也未必能好到那里去,因为他们本身就不会爱,最后还会是矛盾和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