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上新课,大家对着电脑屏幕修改课件,就如何处理知识点的过渡讨论的热火朝天,几乎一早上两节课大家没有改出来一份课件。
我也只改了一半,下午接着改。
说起改课件,李老师,就是被大家称为那位“李拖”的老师,这样说:“我上班三十年了,每年做好课件,说保存好,来年直接用就行,结果每年都还要改,每年的思路和体会都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这也是上班第十个年头了,课件攒了一个又一个的版本,没有重复的课件,多多少少都要改动一些的。
第一点,每年老师的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都有不同,就要对知识点的处理做出调整。
第二点,每年的新闻材料不同,题目要与时俱进,不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还沿用十几年前的题目背景,这样的题目一看就没有新意,一看就是一直吃老本,这是大忌。
第三点,每年的遇到的学生也有不同,就是很奇怪,有一年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哪怕成绩一般的学生,实验却做的很出彩,有一年,学生集体动手能力就比较弱,即使是好学生,动手实验起来很逊色,与他的理论知识无法匹配。
所以,针对以上我所认识到的三处不同,造成了我们每年的每节课都要花大量时间去修改课件。
我今天说我花了将近四节课的时间了修改了一个课件,李老师说:“这证明你进步了,当你花一节课改一个课间的时候,说明你对这节课的把握不足,当你用几节课修改一个课件的时候,说明你对这节课的理解更深。只有理解的更深了,才能改的更多,也就证明了你进步了。”
确实是这样,教书时间越长,听别人的课越多,看网课看的越多,发现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处理的方式不同,不同的老师创新出来的实验不同,在不断地学习中,收货更多,教书不能闭门造车,要向外主动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慢慢的,自己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