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级学习者——3

超级学习者——3

作者: 健康妈 | 来源:发表于2022-06-20 18:16 被阅读0次

    上一节我们说到元学习导图的力量、如何用专注启动学习之旅,以及直接学习的策略。在你最终想要使用所学技能的环境中,进行大量的直接实践是一个重大的开始。然而,要想快速掌握技能,大量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用到超级学习者的其他几个原则。

    这一节,我们就来说一说训练、检索和反馈这三个原则。

    训练

    作曲家约翰斯顿曾说,能弹好一首音乐曲目中最难的小节,整个曲子就能演奏好了。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要攻克薄弱环节取得成功,就要针对这个环节去进行训练。

    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就是这样做的,在他通过写作一举成名之前,他的文笔几乎没什么感召力,家人一致认为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缺乏说服力。那么,他是如何做到妙笔生花的呢?

    作者告诉我们,是训练给他带来了改变。富兰克林把复杂的技能分解成小的单元,通过训练逐一掌握,最后再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成了他惊人的写作才华。

    比如富兰克林想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但是感觉太难了,就会把它们拆解成两个步骤。他先针对喜欢的文章做笔记,过几天之后再回来看,根据记忆重构出最初的论点,再站在旁观者的意见上与原文进行比较,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进而提升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说服力。然后,他又把散文变成韵文,用同义词来替换字句,并尝试用模仿法使文章中的修辞更加流畅和自然,大大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最后,他把这两点收获合并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不会再感到写作有压力,还能越努力越顺手,这就是反复训练的成果。

    当然,训练不是盲目进行的,它需要一些策略做支撑。首先,你要弄清楚什么时候训练什么?也就是找到该技能上,能支撑你整体能力的那个点,着重提高这个点,这样一来,你便能用最少的努力来最大化提高整体能力。

    就像约翰斯顿所说的,想要演绎某首乐曲,先要确定这首曲子中最难的几个小节,然后努力训练这几个小节。等你能够把这些小节完美融入整首乐曲时,你演奏整首曲子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训练的第二个策略是设计出改善技能的训练项目,也就是针对自己的短板,创新地找到训练子技能的方法。比如像富兰克林那样,在认识到自己写作能力的短板后,用排序论点的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更具备感染力,又用模仿成功作家写作风格的方法提炼出适合自己的风格。

    训练的第三个策略是反复训练某项子技能。它需要你鼓足勇气,找到自己在学习中最糟糕的部分,单独且反复训练,而不是专注于最有趣或者已经掌握的东西。这个过程肯定是不愉快的,可一旦你看到效果,就会发现,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每一步都没有白走。

    检索

    说完了训练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看检索。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把准备考试的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备考。这四组分别是一次性复习课文组、反复复习课文组、自由回忆组以及概念图组。

    其中,复习课文组的方法是查看笔记和课本,复习所有的知识;自由回忆组是把书合上,回忆里面有什么内容,进行自我测验;概念图组是创建一个概念图,在图表中写出主要的概念,并展示他们是如何组织的,以及它们与学习的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

    复习课文组是我们经常选用的学习方式,可在实验中,这组的成绩最糟糕。而像自由回忆这种在头脑中检索信息的学习方法,效果则非常好。因为,试着从记忆中唤起知识的行为,是一个强大的学习工具,不仅能为我们带来价值无限的反馈,还能促使我们加强对相关技能的训练。

    这也是教育者们所倡导的以测促学,考试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创造知识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检索,你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还记得多少,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强化那些不记得或者不会的内容。

    为了让大家快、准、狠地进行检索,作者介绍了几个检索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记忆卡,它指的是把问题和答案之间成对关联,即把特定线索和特定答案进行配对。记忆外语词汇、解剖图、定义和方程式等,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第二个工具是自由回忆,即强迫自己回忆主要观点和论点。比如作者在为写本书做研究时,就是把相关的期刊文章打印出来夹在活页夹里,并在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放上几张白纸。每次读完文章后,他都会进行一个快速的自由回忆练习,把重要细节写在白纸上,久而久之,他就能通过检索掌握大量的实用信息。

    第三个工具是问题集,即把笔记重新表述成问题,待会儿再回答。比如,不要写《大宪章》是1215年签署的,而是写《大宪章》是什么时候签署的,并标记好什么地方可以找到答案。把笔记当作问题而不是答案来记,就能得到以后练习检索的材料,这对我们熟记学习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个工具是自创挑战,即创造一些挑战型的问题。创建挑战列表,可以作为以后在实践中掌握相关信息的提示,并可以扩展能够实际引用的工具库,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解决问题。

    第五个工具是闭卷学习,即让信息变成知识储备在大脑里。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学习还是重复训练,你都不能去查阅资料,而是要通过构建概念图把信息牢牢储存在大脑中。只有这样,你在参考手册里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技能。

    反馈

    为了检索真正有效,我们必须知道脑海中挖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反馈。心理学家表示,没有反馈意见意味着,你在继续使用某项技能时不会有任何进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停滞不前。所以作者认为反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通过反馈提取各种各样的信号,识别出自己所不了解的信息,并认识到自己今后该注意些什么。

    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反馈都是积极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乏消极反馈。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反馈呢?

    书中提到了三类反馈,第一类是结果性反馈,这种反馈能告诉我们做的怎么样,到底哪里做的不好;第二类是信息性反馈,这种反馈会告诉我们做错了什么,但不会告诉我们该如何改正;第三类是就纠正性反馈,这类反馈不但会告诉我们做错了什么,还会告诉我们怎样去修正错误。

    不难看出,第三类反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好的反馈能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水平,这才是真正的反馈。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谁,所收到的反馈都不会只是第三类,那就要采取消除噪声的策略来识别有效反馈。比如,你在网上发布文章,阅读量很高,就觉得自己写作水平很高,那你就错了。因为这很可能只是有人适时分享了它,虽然你的写作质量有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你需要通过修改和选择所关注的反馈流来减少噪声,才能得到更多的信号。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计算有多少人把文章读到了最后,这才是有用的反馈。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反馈应该有多快?是立即反馈好,还是守着错误的信息等一段时间再反馈好?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即时反馈比延迟反馈更占优势。但是,在你还没有尽全力回答问题或解决手头的难题之前,快速做出反馈的效果并不好,太快的反馈会把检索练习变成被动复习,会失去学习的意义。因此,对于困难的问题,还是给自己一点时间,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再去要反馈吧。

    好啦,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讲我们将要聊的是,超级学习者的最后三个原则——记忆、直觉和试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级学习者——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vj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