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被子上作画的艺术家读后感及精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94240/34771edd6d6bcb5d.jpeg)
如果让你为自己的创造力评价打分,10分满分,你会给自己多少分呢?很好奇,在这之前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的答案肯定是2分,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有啥创造力?既没创新更不懂艺术,这就是本章节的话题了,到底如何才算是有创造力?又何的创造力?
书中说到孩子小的时候创造力最强,因为他们在纯真的年龄中对外不畏惧,想到啥说啥,任何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新鲜好奇的,没有我们大人的各种设限和框架。案例中的主人公费思就是在绝对自由、完全没有被压抑和限制过的过程中成就出来的。
她在二岁时便患上了哮喘,因而入学比较晚,跳过了幼儿园和一年级,直接上的二年级。开始上学的她也没能好好地在学上课,至少一年都会缺两到三个星期的课,但是她表示从不后悔缺的那些课,为什么呢?她是在因病离开学校期间发现自我的,她在采访中这样说过:“我并不喜欢每天被教化,你知道吗?我不想像很多孩子那样,经历严格的社会控制,被塑造成固定的样子。但学校的意义或者它必须承担的意义正在于此吧。当有很多人在同一个空间里时,你就必须以某种方式让他们统一行动并发挥作用。我只是从来没有习惯这种系统化。”
她能发现自我获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的妈妈,她妈妈本身是个艺术家,在费思缺课其间妈妈带她探索了20世纪30年代存在于哈莱姆区周围广阔的艺术世界,见识了那个时代所有伟大的艺术。正是因为这种近距离的冲击激励了费思!
“我从来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被强迫。我穿得跟他们不一样,看起来也跟他们不同。在我的家庭里,大家也不期待我变成其他孩子那样。所以,我做些其他人认为有点奇怪的事也实属正常。”
我想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父母能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习惯了理所当然的唯一答案,习惯了大家都是这样,所以孩子们也都千篇一律成长,如同大公司里的大规模训练一样。
“现在我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我的作品了。因为它是自由的,当我看到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也会喜欢这样的作品。它是一种表达,非常美妙,是孩子们的一种魔力。孩子对于艺术不会觉得多么诡异,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接受方式,他们理解它并喜爱它。他们走进博物馆东瞧瞧西看看,并不会感受到什么威胁。但是成年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总觉得自己有可能漏掉了什么消息,总觉得要和这些艺术作品发生些联系,总想着品头论足。
孩子们小的时候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直到长大后开始分门别类,或许这些改变是在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贴上标签之后,被标签限制的孩子没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犹如唱歌,小时候的我想唱就唱,直到身边出现了:唱歌五音不全的,还敢唱?之后就再也没开过口唱歌了,就连对自己的声音都不再有自信了。有了自身经历,面对孩子我们是不是得反思?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会说自己没创造力,为什么?到底智力和创造力在牵联吗?智力的最高形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在发现天赋时,理解创造力的本质必不可少,而且要清晰地理解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智力和创造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明智的举动哪来的创造?
大多数人对智力的了解都是狭隘的,认为高智力的人是集中在学术能力及学分上,以至于忽略掉很多其他方面优秀的人,说他们不聪明。对于创造力人们存在普遍的误区:只有特别的人才有创造力;只有特别的活动才需要创造力;人要么具有创造力要么没有。
事实上,你完全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有创造性。关键的第一步是,你要理解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是发现自身天赋最关键的一步,它需要我们追根溯源,重新理解人类智力的本质,也就是人类独特的想象能力。
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比如我们可以随意的想像自己可以做什么?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还可以通过想像来猜测某些事进行推理等等,。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回到过去、思考现在并预测未来。我们还可以做些其他具有深刻而独特意义的事情。
这样来想我们可以创造的,对吧?其实想象力是一切的基础,这是人类的独特性所在。它也是语言、艺术、科学、哲学和人类广博文化的基础。书中以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做例子详细的讲解了想像力的重要性。
想像力和创造力不在一条线上,但是,我们可以让它们走在一条线上,就是把想像力提升为创造力。创造力是产生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过程,通过想像得出新的点子,通过行动获得新的创意产品,这不就是创造力了吗?只有光想不做才是空想,所以当我们有了想法时一定要付之行动!
创造力是超越想象的下一步,因为它需要你确实做些什么,而不是躺着思考这个问题。做出一些原创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过程,可能是一首歌、一个理论、一条裙子、一个短故事、一艘船或一种新的意大利面酱。但是无论是什么,肯定会有些共同特质。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通常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热爱自己所运用的媒介。因为创造是要创造某种新事物,所以创造性的工作总是需要使用某种形式的媒介来实现。媒介可以是任何东西。
找到可以激发想象力、让你热爱工作,并乐在其中的媒介,是释放创造性能量的重要一步。
有时候人对跟自己的天赋一见钟情,或许是在工作中一触即发,或许是在与人聊天中醍醐灌顶,或许某个瞬间灵光闪,这或许就是天赋的“顿悟”吧!不管怎样,只要有某个瞬间出现,我们都要抓住并且好好发挥它们的作用。
人类的创造力随处显而易见:我们使用的技术,居住的房子,穿的衣服,看的电影等。但是,创造力所触及的还要更加深刻。它不仅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贡献,而且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运用,不仅包括我们创造的东西,而且包括我们对它们的思考和感觉。
而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让我们成为自己,并让我们成为可以成为的人。可喜的是,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想法。如果我们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也可以重新考量我们所处的情况,从不同的视角来重建。
心理学的奠基思想家之一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态度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如果你改变了思想,你就可以改变生活。”
这是创造力的真正力量,也是身处天赋中的真正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94240/7fa72e85440aea17.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