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

作者: JudeArcturus | 来源:发表于2015-12-28 22:57 被阅读91次

    画了挺长一段时间才把《看见》这本书看完,说实话,挺震撼的。

    然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空洞。

    正如书名所说,看见。借着她的眼睛,我看到了许多无奈,许多残酷,许多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事情。可然后呢?我既不会跑去甘肃去跟着搞真正的教育,也不会对土地改制有很大的兴趣。仅仅是"看见“了,但是这种看见又有什么用呢?

    没有记笔记的习惯,看过的东西大多忘了,我也仅仅是个看客,发出几声感慨,心里难受一会,然后吃顿好饭,睡个好觉,又是崭新的一天。

    这是不是太过冷漠?这是不是完全没有同情心?

    曾经朋友圈里热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申请到了国外留学给导师实验室打工的机会。刚见到导师,导师便问他:你家里很有钱吗?衣食无忧吗?主人公很窘迫,因为就是因为没钱才想通过实验室打工补贴来缓解经济状况的。导师于是说:我知道你是为了毕业后能赚钱才选择我的,也是因为没钱才申请到实验室打工的。但是,没钱是做不好研究的!”

    其实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道理,没钱,要挣扎着生存的人们,如何有精力去管他人的“闲事”?没错,也会有很多人能举出挺多的例子来反驳我,这些一腔热血为他人的人物,我确实很佩服也很尊敬,但这种人毕竟是不多的。

    是的,人只有自己过好了,才能有多余的力量帮助别人。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所谓彰显人性的故事很多的原因。可当初伦敦饥荒,人们不顾礼仪疯抢面包的故事还有人记得吗?美国那么多年的歧视黑人真的完全消除了吗?所以书里看见的很多惨剧,相关人员一句淡淡的:“没精力管,没想过为什么。”真的是想愤怒吗?完全不知道怎么发火。

    人们看见什么,就认为世界是怎样的。

    在获取消息极度碎片化的今天,我们能从140个字里得到什么?严谨的推理?完整的背景?客观的报道?能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现象,而且为了保证转发量,推手们有意无意地加上了强烈的情感倾向,这也是《看见》里经常提到的:偏见。可是人们管不了,看到的全是愤怒,是怒火,是发泄,盲目地声讨,形成了《乌合之众》里所说的群体性狂热。政府机关一看,这还了得?赶紧安抚,照着人民群众的心意来嘛。大快人心,拍手叫好。那么事实真相呢?我们只听了弱势群体的呼喊,有没有聆听另一方的辩词呢?

    究竟真相是什么?书里提到的媒体豁免权很有意思:在事情当时的情形下,在已有的线索面前,记者用常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推断出来的结果,在法律上市具有豁免权的。

    仔细想来,确有几分道理:毕竟记者也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不可能每一个都是福尔摩斯。因此,难免有错的时候。但由于记者的职业问题,这种错误是需要容忍和谅解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毫无问题。可是,如何确定记者掌握了当时需要掌握的线索?如果判断记者使用的常人的推断?如果舆论权掌握在记者手里,那是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调查记者,只报道情况,不进行判断,而将判断的权力留给观众。

    这条职业道德,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人们更愿意记住的,是这种朴实无华勤勤恳恳的记者,还是一个“为民请愿”,“争取合法利益”的记者?

    如果给了我一堆事实材料,我是否会自发地去推理答案并采取行动?

    如此看来,生活确实是矛盾密布,但好在社会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什么样的人都需要。正如一个正态分布,“正常”的人占据了大多数,中间大,两头小,整个社会才能稳定的向前发展。

    所以像他那种人是不能多的......他是在颠覆......

    希望明天能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zb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