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动物园,进园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天动物园有动物表演,大概还有两个小时开始,由于第一次去,我们担心迷路,就打算先去表演厅转一转,然后再去看其他动物。
结果没几步路就走到了,表演厅几乎是和动物园入口连着的,一个扇贝形状的的大坑,带弧度的位置是观众席,一个阶梯连着一个,坑底大概有五十平米左右供表演使用,而底部除了面对弧度这一部分连着观众席之外,其余左右两面都囚禁着一会儿要参加演出的动物,与观众席正对面是演出的后台,里面存有各种演出的器具。还没开始演出,由于想知道不演出的动物会是什么状态,然后悄悄的来到观众席右侧的笼子那,里面关了两只猴子,一只稍大,毛色偏深,另一只要小一些,但是毛色近乎全白,猴子背对着我,呆呆的,不怎么动,我拿出手机给它俩拍照,结果忘关闪光灯了,灯一闪,猴子好像意识到有人,然后稍大的猴子条件反射似的,骑在了白猴的身上,脚还开始像蹬脚踏车一样动了起来。此时的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春天到了,又是动物交配的季节了。想到这些,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这动物园难道要给我们演这个吗?真是感觉有些恶俗了,而且来动物园的人群中大多数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块的,难道要让猴子给人类进行性教育吗?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一会儿一定要去看看。
已经没有心思去看动物了,但是愣是要等两小时,总会感叹这是两个小时的折磨。很神奇,每当我们意识不到时间的时候,我们总是感叹时光匆匆,只要我们能意识到时间,我们的内心总是在煎熬。两个小时的煎熬终于走到了尽头,表演如约而至。
第一个节目是几只小鹦鹉,它们多才多艺,能举杠铃,能算数学;接着又是几只身怀绝技的小狗,直立行走,还能互相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再下来就是我疑虑已久的猴子上场了,它表演了骑自行车,而且骑的很溜,每次感觉回撞墙,它总是能很好的把握方向,骑的很好。一瞬间我好像有些明白前面猴子的行为了,它看见我后,因为没有自行车,而驯兽师给它们练习的时候,有人是要表演的,所以它看见了我就顺势骑到了白猴的身上。训练真是神奇,不知道是凭借什么样的训练才让猴子能条件反射的做到这些。
感觉很奇怪,驯兽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根本没有必要骑自行车的猴子学会骑自行车。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使用一些手段,让自己掌握一些技能呢?答案肯定是是。我们也可以通过大量的训练去掌握技能。这里会产生了一点疑问,技能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得到,那我们平时说的天赋又是什么?某某有画画的天赋,某某有唱歌的天赋。天赋是什么呢?感觉天赋类似想法,就是我们在做相同事情时,有天赋的人可以更好的表达出自己想的那一部分内容,是具体物之外的东西。他们有一种可以听懂同样对某方面有造诣的人的讲解,并且自己听后可以融会贯通,然后自己再通过自己的技巧给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或懂的人一眼识别出来,可以说天赋就是一种在某方面与生俱来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而我们通过不断的机体锻炼获得的只不过是一些基础的东西。而天赋就是我们掌握基础后,基础就像砖,而天赋就是我们设计制作各种形状诡异的大楼的能力。
我们虽然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熟练掌握一些技术,但就像猴子骑车,但是猴子不知道骑车是要做什么的。就像李小龙在《生活的艺术家》里面提到的无招胜有招,其实无招也是一种招式,只是使用的时候我们针对对手,设计出了一套揍他的技巧。并不是单纯的去掌握一些招式,对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招式。所以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我们学它要做什么或者它能做什么?不然我们掌握了知识,也许就像那只猴子一样,骑车并不是为了骑车而骑车,车是为了节省体力,走更远的路而设计的工具。我们学习的知识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