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白杨树下,你为我缝制一双玫瑰花色的鞋垫,一针一脚,无限耐心的锁边,在火苗旺盛的炉火边熨烫衣服。这寻常生活的琐碎,经年后才会明白,小村庄里的父辈生活没有传奇,安稳的过好寻常的生活,要付出多少的慈悲和忍耐。
迷路时,炊烟是回家的路标
禾蓝
来往人间的二十个年头里,我从年幼无知的童年到青涩懵懂的少年,再到成熟稳重的青年,岁月像一列开往未来的火车,穿过春夏,穿过秋冬,成长也似乎在不经意间在眼睛里明亮起来。
我想成长的故事永不过时吧,小学的时候是班里的佼佼者,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虽然吃不到一毛钱的冰棍,当我拿到三好学生的奖状时依旧很开心,因为那是我的荣誉,那是父母能说给别人听的骄傲。
能被记起的日子,埋在心底里。小时候过着清贫的日子,父亲时常会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用自家的玉米换别人的橘子,熬过了最苦的时光,年少不经事的我后来想起时心会乍疼。
初中,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最美好的豆蔻年华,有一群能玩得很嗨的好朋友,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前五,直到进入高中的奥赛班,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比你更努力的人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努力的意义,在于不要等父母需要时,除了眼泪一无所有;不要等回首过去时,除了蹉跎一无所有。
去县城二中读书回家的周末,家里的饭桌上总有爱吃的饭菜,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子女,不料额头上的皱纹也掩盖不了清贫生活里的不易,记得有一次,有天晚上我告诉父亲我想吃红薯,随口一说却被父亲记在心中,第二天,父亲伴在那个寒风凛冽的清晨,骑着自行车去菜店买红薯,再回首往事时红了眼眶。
想起父亲说,如果有一天,走的太远迷了路,炊烟就是回家的方向,而今又见炊烟起,你可曾听见归去来兮。
后来回家不管多晚,总有一双眼翘首盼望,后来离家不管多久,总有一行母光目逆而送。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 不必追。”在小村庄的尽头,在车站的站台,那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眸,承载着离别的泪水,漫长的思念。
直到15年的夏天,迈过了18岁的成人礼,同时考入一所二本大学,有更开阔的眼界,有更广的人脉,有更有趣的生活。离家在兰州读书的我,开始慢慢读懂为了供孩子上学省吃俭用的父母,开始在人生的路上跟从内心的选择,开始学会在生活的波澜里不慌不忙的成长。
时间在走,在我长大的时间缝隙里,岁月苍老了父母的容颜,一年四季,粗糙的双手负载了多少艰辛。我们都忘了,妈妈也曾是少女,爸爸也曾是追梦的少年。只是他们把最好的青春留给了家,留给了孩子。宁愿你所有伤痛我来背,宁愿你所有心酸我来受,我只愿用我的努力来换取更好一点的生活。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看大国之崛起,任由脑海中千万种思绪涌动,那么你能否听到,生活里不一样的声音?但愿每个人都能尽一己之力,创造不一样的价值,不辜负岁月,不辜负时光,更不辜负时代。
作者简介
宋众利,笔名:禾蓝 20岁 典型天秤座 现就读于甘肃农业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