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否已成为一种低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作者: 李金子 | 来源:发表于2015-03-17 10:59 被阅读1094次

    因知乎的一个问题有感而发,以下试着从一些传播实验的结果中去说明问题。全文仅从功利性的“信息获取”方面出发,只谈科学,不谈情怀。

    目前的大众媒介主要分为四种:书籍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传统观念认为,电视比书报和广播具有更大的传播威力,因为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仅诉诸于某一单一的感官,其中包含的文字信息较之形象画面更抽象,更令人难以理解。而电视则不同,电视具有“全信息”的特征,它同时调动起人的听觉和视觉系统,提供包含有大量细节的动态画面,因而显得更优越。

    这几乎成为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常识,但从媒介意义上,从书刊上获取信息真的变得落后了吗?

    戴维·塞纳和威廉·麦克尤思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一批大学生。研究人员把学生分为三组,让第一组看电视,第二组听声音描述,第三组读文字材料。实验中三组看到的、听到的和读到的都是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实验对象虽然感受信息的方式不同,但是感受到的内容却完全相同。最后,研究者请大学生们分别回忆实验中接收到的信息,而结果显示,三组学生回忆起的内容相差无几,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不同。

    另一项相关研究由卡伦·布朗主持。布朗选了两组文化程度相等的实验对象,让一组观看一部关于法庭诉讼的纪录片,另一组则阅读同一内容的文字材料。为减少实验误差,研究者特意降低了文字材料的阅读难度,使之与纪录片的易理解程度匹配。实验结束后,布朗请他们分别回忆自己看到的或读到的内容。令人意外的是,阅读文字材料的人比观看影片的人记住了更多的信息,并记得更牢。这等于表明书籍、报刊传播的信息比电视传播的信息能给受众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直接对立于人们的旧有常识。

    一个以儿童为对象的实验更能说明问题。有两组儿童,一组一边听大人讲故事一边看小人书,另一组则观看由故事改编的电影。这一次,两组儿童的实验结果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看书的儿童不仅能回忆起较多的故事内容,还能准确地引用出故事中的一些原话,并且这些儿童在复述故事时,大都结合了自身的经验和情感。而看影片的儿童只能记住故事的大意,复述时不能引用原话,更不能结合影片发挥自己的联想创造。

    三组实验层层递进,揭示出了这样一个原因,尽管看起来电视的表现形式更为生动有趣,但它只给观众被动的接收体验,使人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中,不能像阅读一样发挥出更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书本的好处在于它给了人们自由对话的时间、有益于读者对其内容的认识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而新兴的互联网呢?它作为复合型媒介,其中的文本部分和书刊的表现形式是非常相像的。它的优点人尽皆知,比如快捷、全面、成本低。但是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比起书刊阅读,缺点也较为明显。网络上的信息多是碎片化的,不像书籍一样成为一个连结上下的完整系统,不利于锻炼出组织、联想、运用能力,这些能力又组成了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是高效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再者,个体对网络冗余信息的排查会造成脑蛋白的浪费,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这种甄别有用信息的行为也会降低处理效率。

    当然,那些实验的结果并不代表着绝对的终极真理,也许以后会有新的研究来修正甚至推翻它们;互联网的形态也在发展流变,前景十分可期。但至少从现阶段来说,读书没有过时,哪怕抛开书香只站在纯功利的立场上看,它也依然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七7VII:读书要么为了学习要么为了娱乐。
        对于学习,读书能教会你单词怎么念么?读书能写清楚化学实验的过程?读书能教会你如何滑雪?读书能教会你如何弹琴唱歌?
        读书最多让你有个模糊的印象,因为文字传递的信息抽象而不准确。这就是为啥古人学习要看悟性,看视频秒懂的东西看书还要去思考,还要去悟。这已经说明从信息量上讲文字效率确实低。

        不过反过来说在读小说这样娱乐的领域信息量的缺失又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反而是另一种乐趣。

        目前来看文字这种媒介无法取代,因为写文章的成本要比做别的低多了,吴承恩有能力写完西游记,但即使有现代科技也没能力自己拍出西游记的影片
      • 潜绿:我学东西都是看书,因为我看书比看视频快多了………听讲座啥的都得1.2倍左右………
      • 顾宇:@李金子 抱歉可能越过了几个问题。就是书作为信息的载体的目的。然后就考虑到过时的标准上。然后我发现这都不是本质。
      • 8cbe359fa927:tv的信息摄入是个缓坡,书籍是陡坡。你能边做饭边看健康知识节目,但是你就算不占用双手的时候也没办法边读书边做其他事。人的精力投入也是问题,你看一天电视没一点感觉,读一天书至少得伸几个懒腰。再说书籍的获取和出版也是问题,就算是简书周刊知乎周刊也是只能一周出一本,电视节目天天都有更新。书籍到手得有个时间差,电视打开就看了。
      • 红炉点雪:从时效,成本数量甚至是质量上来看,互联网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远远多于书籍。不过单纯的获取大量的碎片的信息很容易失去自主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书籍的系统性和信息纯度倒是对这些很有帮助。
      • 李金子:@拜倫 不否认:-)
        但是这篇文章主要在讨论读书作为一种信息获取方式有没有过时。
      • 顾宇:互联网是一种,网上的课程安排也合理,方便记忆,有逻辑和重点。读书的过程是要自己构建理解的过程。缺乏多重刺激。效率低下。我现在学东西就跟人学,交换技能,比看书有效率多了。
      • LostAbaddon:@王铁牛 嗯嗯,对的!
      • 王铁牛:@LostAbaddon 是的,教材和论文提供的是不一样的内容,总体来看,教材更基础全面一些,论文肯定要前沿一些
      • LostAbaddon:@王铁牛 个人认为教材和论文都要看。
        不少论文中会把教材中已经有的东西直接给的结论出来,这个时候如果不看教材的话,比较容易感觉迷惑。
        当然,有些教材也是如此,比如我看过一本广义相对论的教材上来就说:在此假定你已经看过XXX了。。。。。。
      • 王铁牛: @LostAbaddon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导师就是明确要求我们只看论文不要看书,虽然我觉得这种做法比较极端
      • LostAbaddon:@王铁牛 同意。
        所以,还是关注ARXIV上的最新论文比较好(哎,似乎跑到奇怪的方向去了。。。)
      • 王铁牛:这个要看需要获取什么类型的信息,有时效性的信息从书籍中获取,不光是低效的还很可能是无效的
      • 淑子是永动机:很同意呢。书籍内容比较有结构、系统,有助于系统化地记忆、组织、运用。
        互联网的信息比较杂乱,既有他人观点的文章,也有形式多样的媒体,更有难以辨别的软文广告,多立场、碎片化、有真假。不过对获取信息而言,也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看到多元观点,在交流中碰撞。

      本文标题:读书是否已成为一种低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bi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