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一辈子,准确地讲,是想学了一辈子,最终却连基本的学习能力都没有,这才是终生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
学习能力的强弱包括三个阶段:
1.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授的技能;
2.能学会书本上教授的技能;
3.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绝大多数人在第一阶段就不合格,因为连那些手把手教授的技能都没有学会、没有用熟、没有精进。
若什么都要别人手把手地教,那一辈子获得进步的可能性得有多么小。
第一,那些会了的人不一定有时间教(几乎是肯定没时间教,浪费自己的时间啊)。
第二,绝大多数会的人真的不会教,TA们有时也懒得动脑子,不知道关键点在哪里,即便是好心想教,也教不明白。会做和教的好是两码事。
这就是你必须想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才有可能大幅进步的根本原因。虽然书籍和教程也有质量差异,但这就是考验你能力的地方:
1.你有没有花心思去寻找、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课程;
2.你有没有能力去甄别书籍和课程质量的好坏;
3.你有没有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书籍和课程传授的知识。
很多人没有耐心,或者没有动力,所以永远无法进入第二个阶段。还有很多人,虽然尝试着进入第二个阶段,但不知道判断标准和依据。
例如:很多人根本不会选书,TA们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向别人索要书单。于是不知不觉走了很多弯路,导致事倍功半。而少数人中的多数,没有用心的践行书本所教授的有道理的知识,最终做了无用功。
最基本的选书方法论不过是选择由著名出版社出版的、再版和重印次数比较多的书。我给自己和两个孩子选了很多经典书籍,桌子、沙发、床上随处都能拿到书。
虽然书里教的很清楚,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人能教你进阶,甚至不可能有人愿意教你进阶。
别说没人教你了,你甚至找不到一个能够心平气和与自己讨论问题的人。因为逻辑严谨、思考缜密、研究深入、只能靠自己实现、只能靠自己操作,就连讨论都是耽误事儿的。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直接反应是:真是高手!你看,直接忽略了那个人们以为很重要,却最没用、最没效率的讨论。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善于学习和学习能力强这两种能力多么强。可若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也只是略胜半筹而已。
真正让你变卓越的,必须走入第三个阶段:
1.你不仅能学会没人能手把手教你的东西;
2.你甚至能学会连书本中都找不到的东西。
若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会时时刻刻被模仿者跟随,甚至被模仿者超越。
要走入第三个阶段,真是太难了,就看下面的几点你能理解多少了:
1.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去搞定这项技能;
2.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件事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3.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4.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践行获得进步;
5.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
6.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7.绝对不要和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时间就是你的命!
到这里为止,这三个阶段已经讲完了。但仍然没办法告诉你到你应该如何完成你自己的超越,因为每个人的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必须琢磨出自己的路径和跨越方式,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但只要在第三个阶段有过哪怕一次成功的经历,你就开挂了。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你不敢学的——很幸福;没有什么是你学不会的——更幸福;在学会的东西里没有什么是你练不好的——不能更幸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