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共读一本书读书读书笔记
浮生若梦的源头--《长恨歌》领读(二)

浮生若梦的源头--《长恨歌》领读(二)

作者: 江离菲菲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19:52 被阅读16次

各位亲爱的书友好:

《长恨歌》共读时间:6月1日--6月15日
今天我们的共读目标是王安忆的《长恨歌》的第一部第二章6-8

长恨歌封面.jpg

今日共读内容:

王琦瑶的故事是从片厂开始的,似乎注定与美梦的开始和虚无的结局有关。王琦瑶与吴佩珍友谊是闺阁少女的心,是世俗的美丽、闺阁的智慧,程先生的使命就是发现并成就王琦瑶。

6 片厂

片厂.jpg

四十年的故事都是从去片厂这一天开始的。前一天,吴佩珍就说好,这天要带王琦瑶去片厂玩。

吴佩珍有个表哥是在片长做照明工,吴佩珍本来对他是不在意的,拉拢他全是为了王琦瑶。吴佩珍本来是应当为自己的丑自卑的,但她把自卑变成了谦虚,因为她的丑,王琦瑶对她有了一些同情,这同情使王琦瑶变得慷慨了,于是吴佩珍加倍地要待她好,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变成了最贴心的朋友。

吴佩珍是将片厂当做一件礼物一样献给王琦瑶的。

到了约好的那一天,她们俩到了片厂。吴佩珍表哥带她们七拐八绕地到了一个地方,让她们自己到处看看,自己工作去了。

这时,灯光亮了,好像有十几个太阳相交地升起,光芒刺眼,她们这才看见面前是半间房间的摆设,之间有一个穿睡袍的女人躺在床上,躺了几种姿势,一会是侧身,一会是仰天,还有一回只躺了半个身子,另半个身子垂到地上的。她的半透明的睡袍裹着身子,床已经皱了,也是有点起腻的。灯光暗了几次,又亮了几次,最后女人终于躺定了,再不动了。

之后,她们又看了其他诸如拍打耳光之类的,都引不起王琦瑶注意了。这时,有人问表哥她们是谁,表哥说了,那人就朝她们笑,一口白牙齿在暗中亮了一下,过后,表哥告诉她俩,这人是导演。

去片厂的经验有些出人意料,片厂给王琦瑶的感想却有些复杂。它是不如她想象中的那样神奇,可正因为它的平常,便给她一个唾手可得的印象。唾手可得的是什么?她还不知道。只是片厂里那女人千年万载不醒的模样,久久不能忘怀。
从此,片厂就变成了她们常去的地方。

7 开麦拉

开麦拉.jpg

王琦瑶知道了,拍电影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瞬,是“开麦拉”的这一瞬,之前全是准备和铺垫。

因为去多了片厂,她们和导演混熟了。导演说珍珍(吴佩珍)是个丫头相,不过是荣国府贾母身边的粗使丫头,傻大姐那样的;瑶瑶(王琦瑶)是个小姐样,却是员外家的小姐,祝英台之流的。

有一日,导演打电话到王琦瑶家里,让她去试一试镜头。王琦瑶约了吴佩珍一起去了。

待化妆完毕,导演告诉王琦瑶,她现在是一个旧式婚礼中的新娘,披着红盖头,然后有新郎倌来揭盖头,一点一点露出了脸庞。导演规定她是害羞的,妩媚的,有憧憬又有担忧的,一股脑儿交给她这些形容词,全要做在一张脸上。王琦瑶虽是点头,心却茫然,还恍恍的,不知从何着手。

一切准备妥当,最终是一声“开麦拉”,当一只手揭去红盖头的时候,王琦瑶陡然一惊,往后缩了一下,导演便嚷了一声停。再次“开麦拉”,红盖头再次揭起,她脸上只是木着,连她天生就有的妩媚也木住了。

导演在镜头里已经觉察到自己的失误,王琦瑶的美不是那种文艺性的美,她的美是有些家常的,是在客堂间里供自己人欣赏的,是过日子的情调。她的美从开麦拉里看起来,便过于平淡了。

试镜头的经历就这样结束了,这是片厂里的小事一桩,但王琦瑶不再去片厂了。她还有点躲避吴佩珍,像有什么底细被她窥伺了去似的。吴佩珍也隐约体会到王琦瑶回避的原因,后来,她们逐渐变得连话也不大讲了,碰面都有些尴尬匆匆避开。

8 照片

照片.jpg

一个月后,导演为了补偿,他请一个摄影的朋友程先生为王琦瑶拍照片。过了一天,程先生自己来电话约好时间和地点,到时候,王琦瑶遵程先生吩咐,带上自己的几件旗袍和裙装,按着他给的地址去了。

程先生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戴着金丝边近视眼镜,白衬衫束在吊带西装裤里,很精干的样子。在程先生眼里,王琦瑶几乎无可挑剔,是个标准美人,每个角度都有些每个角度的美。

王琦瑶比较聪敏,天生有几分清醒,片厂的经历又增添了见识,这就使她比较含蓄和沉着,特别适合照片的表现。程先生欲罢不能地,拍了又拍,王琦瑶也有如鱼得水之感,她有些热,眼睛亮亮的,面色姣好。她所携带的各款衣服都挨次轮过,程先生的布景也挨次轮过,她一会儿变成外国的女郎,一会儿是中国的小姐。等最后拍完,她回到化妆间换衣服时,天已正午。

后来被《上海生活》选为封二的照片是她穿家常花布旗袍的一张,这一张有一点钻进人心里去的东西。照片里的王琦瑶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乖。那乖似乎是可着人的心剪裁的,可着男人的心,也可着女人的心。她的五官是乖的,她的体态是乖的,她布旗袍上的花样也是最乖的那种,细细的,一小朵一小朵,要和你做朋友的。总之,《上海生活》选它作封里,是独具慧眼。

《上海生活》把王琦瑶变成了女校的名人,师生皆知的,可她倒有些找不到自己似的,那照片就像是硬夺走她本来的面目,再塞给个不相干的,要不要也不由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若梦的源头--《长恨歌》领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mgufxtx.html